還好,剩下最後一塊ECU晶片!
從三輪到九輪,ECU都是一模一樣的,裡面燒製進去的程式也一樣,只是少數地方,比如說噴油量等資料不同而已。
現在,拿著晶片,哈密特一臉懵逼。
雖然有很多廠家都在生產51微控制器,但是,只是廠商不同,內部結構不知道,但是外面的引腳定義,那絕對是一樣的,眼前這個晶片,難道不是51微控制器?
對著晶片,哈密特沉思了一天,直至第二天,帕萬過來了。
“怎麼回事?”
“晶片的引腳定義不同,原本應該是右下角的電源線,但是經過我們分析,這塊電源線卻在左上角,所以……我們懷疑,它可能不是51微控制器。”
帕萬拿過來,一番比劃,最後把晶片翻過來。
這種封裝的晶片,引腳在兩邊,就像是個蜈蚣,反過來之後,蜈蚣腿就翻到上面來了。
“這樣是不是就對了?”
哈密特思考了一下:“嗯,這樣的話,電源引腳就對了,但是……沒法插進去啊!”
測試板有專門的積體電路插座,你現在讓這些引腳向上,雖然能對上,但是怎麼插?
“把這些引腳掰到下面去不就行了?”帕萬說著,開始動手去掰。
一個,兩個,三個……很快,四十個引腳都被他給掰了一百八十度,這下,方位也對上了!
“帕克先生,您果然聰明!”哈密特的臉上一陣羨慕。
很明顯,東方人用了51微控制器,但是又怕別人拆開了學去,所以,就把所有的引腳都給掰反了,不不,不是掰的,是生產的時候,這些引腳就是反著裝上去的!
己方不知道,結果出了問題,現在,把這個引腳掰過來,就能用了!
電源線能對上,震盪電路也能對上,其他的訊號線……肯定沒問題!
反著插進測試板,哈密特重新開啟電腦,這次,專門操作51微控制器的Keil C軟體有了反應:可以發現串列埠連線上了東西,但是,這東西里的程式,卻無法下載,出來的全部都是亂碼!
這又是怎麼回事?
“應該是他們設計了專門的加密程式。”帕萬繼續指點江山:“不過這沒關係,咱們可以解密!咱們阿三的軟體人才不缺,我去請幾個過來!”
阿三還是有驕傲的地方,比如說軟體。
在九十年代之前,阿三的軟體就已經發展起來了,到了91年,他們有160多家軟體公司,產值約16億美元,到了91年的第一輪經濟解放運動,軟體發展迅猛,到了兩千年,軟體公司就發展到了四千家,出口值六十多億美元。
現在,阿三感覺自己的軟體業已經很強了,雖然他們沒有晶片產業,但是軟體業發展迅猛!
很快,軟體專家就請來了,開始了長達三個月的破譯工作。
直至三個月後,他們才發現,不是自己技術不夠,而是這晶片有古怪!
而到了這個時候,英雄摩托第一批,十萬塊用51晶片打造的ECU,也已經加工完成了,全部成了廢品!
等到又過了一年,阿三終於搞定了電噴摩托車發動機的時候,天夏摩托的首批無汙染環保電動三輪,已經結束了試投產,正式量產,大量銷往歐洲。
太平洋集團的技術,阿三永遠也追不上!
而且,三輪車在太平洋集團的產品序列中,根本就不怎麼受重視!
國內已經有了大量的摩托車廠,摩托車的利潤會越來越低,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太平洋集團早就不拿這個當重點了,汽車才更重要!
至於農用三輪,雖然市場廣泛,但是,太平洋集團照樣看不上。
這個市場,就留給了首都汽車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