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的時候,費迪南德皮耶希成為了大眾汽車的執行長,在此之前,他已經領導奧迪轎車幹得是風生水起。作為費迪南德波爾舍博士的親外孫,皮耶希也是個機械天才。
所以,當在一汽考察的皮耶希聽說了太平洋集團的混動技術的時候,非常震撼,只不過,在一汽多考察了一天才過來,以至於比島國人來得還慢,而且,他們也沒有到太平洋集團總部,而是去了世界汽車研發中心。
沃爾夫岡彼得熱情地接待了他們。
“混動技術?沒錯,我們擁有完善的混動技術,可以給客戶提供最好的混動解決方案,貴方要什麼?”
彼得本來也是德國人,可以用一口流利的德語和其他人交流,但是,聽著彼得一口一個我們,皮耶希等人聽得心中很不是滋味,這個彼得,要是依舊留在德國該多好!
哪怕不是大眾汽車的人,都在一個國家,彼此之間的聯絡也會非常緊密,很容易知道彼得在研究什麼,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等到太平洋集團已經有了完整的技術,大眾汽車才得到訊息!
“我們想要最簡單的解決方案。”皮耶希說道。
彼得笑了笑,他早就聽秦總說了,歐洲的混合動力,就得先從P0開始,畢竟這個最簡單。
“那就採用我們的P0混合動力技術。”彼得說道:“這套動力系統,其他的裝置都不用變,只要將原本的發電機更換掉,增加一組電池就可以。”
大螢幕上打出來了P0的技術路線,整個動力包幾乎都是不變的,只有機頭部分,皮帶帶動的發電機,換了一個更大的型號。
“我們把它叫作BSG電機,也就是皮帶傳動啟動、發電一體化電機,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發動機停機,比如說等紅綠燈的時候,繼續帶動空調壓縮機運轉,相當於是自動啟停的升級版,同時,還可以將制動能量回收,輔助動力輸出……”
在汽車的配置中,自動啟停會逐漸成為標配,因為隨著燃油消耗要求的不斷提高,這東西能顯著地降低油耗,但是,很多司機上車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關掉這東西。
等紅綠燈的時候,停機了是可以省油,但是……空調呢?發動機停了,空調也就沒有了,只要不是摳門到極點,在炎熱的夏季,誰不想開空調?
沒空調,就得開窗戶,在滿是尾氣的車流中開窗戶,怎麼看怎麼另類。
現在,有了P0架構,就可以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了!哪怕就算是發動機停了,BSG電機可以繼續啟動,帶動空調的壓縮機運轉!
雖然將這個壓縮機改成電動的貌似更簡單,但是那就得多一個電機,現在想要最低等的改進,還是隻改動發電機最簡單。
“當車子滑行的時候,動力會傳遞給BSG電機,電機就可以將能量收集起來,儲存進電池之中,而在汽車提速的時候,BSG電機也會一起作用,幫助車子提速。”
彼得說得滔滔不絕,但是,在場的人都是技術能手,顯然不會被彼得給忽悠了。
“這種電機多少千瓦?”
“考慮到歐洲的用電標準,我們認為,將這種電機的額定電壓設計到48伏特是最合適的,這樣一來,電機的功率可以在8千瓦到15千瓦之間選擇,再大的話,電流過大,就不合適了。”
“也就是說,我們僅僅把之前的發電機功率提升了一兩倍?這樣有什麼意義?”
“是啊,電機和發動機還是靠皮帶連線的,冷啟動估計還會打滑……”
大傢伙都是一片質疑的聲音。
彼得笑了笑:“應用了這種系統,整體改進最小,同時,百公里油耗還能降低1升左右,屬於初期混動化最好的路線,如果各位覺得效能不足,那還可以選擇P1架構,我們把它叫做ISG電機。”
大螢幕上出現了一個扁平的電機,看著那大小,有人反應過來:“這是做在飛輪上的?”
“沒錯,我們的ISG,也就是整合的啟動發電機,就是把電機整合到了發動機上,具體來說,就是放在了飛輪的位置上,取代了飛輪。”
看單缸柴油機,側面有一個巨大的飛輪,這個東西是儲存旋轉能量的,畢竟飛輪轉兩圈,才有半圈是輸出能量的,其他一圈半,倒是靠飛輪的慣性帶動來運轉的。
不過,當發動機擴充套件到四缸之後,每時每刻都有一個氣缸在做功,這個時候的飛輪,只是用來降低發動機震動,起到一個平衡的作用,所以,飛輪的個頭也已經越來越小,另一邊增加壓盤等裝置,直接用來當離合器的一部分。
現在,有了ISG電機,直接就能取代了飛輪的作用!
這種電機做得又大又薄,就是用來代替飛輪的,但是同樣,因為飛輪部分的體積不是很大,這種ISG電機的功率,也不會很大。
“如果還使用48伏特電力設計方案的話,功率應該能提升到20千瓦,當然,關鍵還是因為整合到了飛輪部位,所以,這種電機和發動機之間是硬連線,在能量傳輸效率上大大提升。”
彼得繼續介紹這種方案:“比如說,在提速方面,它的輸出可以更直接,能量回收也會更高效,而且,如果不考慮安全電壓問題,可以將它提升到一百到兩百伏特的話,功率可以翻一倍左右。”
眾人的眼睛都亮了。
這種技術,明顯比剛剛的要提升一個檔次!
“不過……這種方案的設計更加複雜,所以,專利費也會更貴一些。”彼得繼續介紹。
大眾汽車的確想要先進技術,但是盈利始終是第一位的,如果專利費太貴的話,他們是不會要的。
“這兩種專利,分別多少錢?”
“P0混動,每套三十美元,P1混動,每套八十美元。”
又是按照套來賣!
大眾汽車是走量的,每年賣出去幾百萬輛汽車,豈不是得給東方几千萬甚至是上億美元的專利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