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律》,以毒藥殺人之科,更從重法。
思訓孫睿交,本名璬,少襲爵觀國公,尚中宗女長寧公主。預誅張易之有
功,賜實封五百戶。神龍中,為秘書監。後被貶,卒於絳州別駕。
恭仁弟續,頗有辭學。貞觀中,為鄆州刺史。續孫執柔,則天時為地官尚書,
則天以外氏近屬,甚優寵之。時武承嗣、攸寧相次知政事,則天嘗曰:“我今當
宗及外家,常一人為宰相。”由是執柔同中書門下三品,尋卒。執柔子滔,開元
中官至吏部侍郎、同州刺史。執柔弟執一,神龍初,以誅張易之功封河東郡公,
累至右金吾衛大將軍。
恭仁少弟師道,隋末自洛陽歸國,授上儀同,為備身左右。尋尚桂陽公主,
超拜吏部侍郎,累轉太常卿,封安德郡公。貞觀七年,代魏徵為侍中。性周慎謹
密,未嘗漏洩內事,親友或問禁中之言,乃更對以他語。嘗曰:“吾少窺漢史,
至孔光不言溫室之樹,每欽其餘風,所庶幾也。”師道退朝後,必引當時英俊,
宴集園池,而文會之盛,當時莫比。雅善篇什,又工草隸,酣賞之際,援筆直書,
有如宿構。太宗每見師道所制,必吟諷嗟賞之。十三年,轉中書令。太子承乾逆
謀事洩,與長孫無忌、房玄齡同按其獄。師道妻前夫之子趙節與承乾通謀,師道
微諷太宗,冀活之,由是獲譴,罷知機密。轉吏部尚書。師道貴家子,四海人物,
未能委練,所署用多非其才,而深抑貴勢及其親黨,以避嫌疑,時論譏之。太宗
嘗從容謂侍臣曰:“楊師道性行純善,自無愆過。而情實怯懦,未甚更事,緩急
不可得力。”未幾,從徵高麗,攝中書令。及軍還,有毀之者,稍貶為工部尚書,
尋轉太常卿。二十一年卒,贈吏部尚書、幷州都督,陪葬昭陵,賜東園秘器,並
為立碑。子豫之,尚巢剌王女壽春縣主。居母喪,與永嘉公主淫亂,為主婿竇奉
節所擒,具五刑而殺之。師道兄子思玄,高宗時為吏部侍郎、國子祭酒。玄弟思
敬,禮部尚書。師道從兄子崇敬,太子詹事。
始恭仁父雄在隋,以同姓寵貴,自武德之後,恭仁兄弟名位尤盛,則天時,
又以外戚崇寵。一家之內,駙馬三人,王妃五人,贈皇后一人,三品已上官二十
餘人,遂為盛族。
皇甫無逸,字仁儉,安定烏氏人。父誕,隋幷州總管府司馬。其先安定著姓,
徙居京兆萬年。仁壽末,漢王諒於幷州起兵反,誕抗節不從,為諒所殺。無逸時
在長安,聞諒反,即同居喪之禮。人問其故,泣而對曰:“大人平生徇節義,既
屬亂常,必無苟免。”尋而兇問果至。在喪柴毀過禮,事母以孝聞。煬帝以誕死
節,贈柱國、弘義郡公,令無逸襲爵。時五等皆廢,以其時忠義之後,特封平輿
侯。拜涓陽太守,甚有能名,差品為天下第一。再轉右武衛將軍,甚見親委。帝
幸江都,以無逸留守洛陽。及江都之變,與段達、元文都尊立越王侗為帝。王世
充作難,無逸棄老母妻子,斬關而走,追騎且至,無逸曰:“吾死而後已,終不
能同爾為逆。”因解所服金帶投之於地,曰:“以此贈卿,無為相迫。”追騎競
下馬取帶,自相爭奪,由是得免。高祖以隋代舊臣,甚尊禮之,拜刑部尚書,封
滑國公,歷陝東道行臺民部尚書。明年,遷御史大夫。時益部新開,刑政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