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卷六十二 列傳第十二

長吏橫恣,贓汙狼藉;令無逸持節巡撫之,承製除授。無逸宣揚朝化,法令嚴肅,

蜀中甚賴之。有皇甫希仁者,見無逸專制方面,徼倖上變,雲:“臣父在洛陽,

無逸為母之故,陰遣臣與王世充相知。”高祖審其詐,數之曰:“無逸逼於世充,

棄母歸朕。今之委任,異於眾人。其在益州,極為清正。此蓋群小不耐,欲誣之

也。此乃離間我君臣,惑亂我視聽。”於是斬希仁於順天門,遣給事中李公昌馳

往慰諭之。俄而又告無逸陰與蕭銑交通者,無逸時與益州行臺僕射竇璡不協,於

是上表自理,又言璡罪狀。高祖覽之曰:“無逸當官執法,無所迴避,必是邪佞

之徒,惡直醜正,共相構扇也。”因令劉世龍、溫彥博將按其事,卒無驗而止,

所告者坐斬,竇璡亦以罪黜。無逸既返命,高祖勞之曰:“公立身行己,朕之所

悉。比多譖訴者,但為正直致邪佞所憎耳。”尋拜民部尚書,累轉益州大都督府

長史。閉門自守,不通賓客,左右不得出門。凡所貨易,皆往他州;每按部,樵

採不犯於人。嘗夜宿人家,遇燈炷盡,主人將續之,無逸抽佩刀斷衣帶以為炷,

其廉介如此。然過於審慎,所上表奏,懼有誤失,必讀之數十遍,仍令官屬再三

披省;使者就路,又追而更審,每遣一使,輒連日不得上道。議者以此少之。母

在長安疾篤,太宗令驛召之。無逸性至孝,承問惶懼,不能飲食,因道病卒。贈

禮部尚書,太常考行,諡曰“孝”。禮部尚書王珪駁之曰:“無逸入蜀之初,自

當扶侍老母,與之同去,申其色養,而乃留在京師,子道未足,何得為孝?”竟

諡為良。孫忠,開元中為衛尉卿。

李大亮,雍州涇陽人。後魏度支尚書琰之曾孫也。其先本居隴西狄道,代為

著姓。祖綱,後魏南岐州刺史。父充節,隋朔州總管、武陽公。大亮少有文武才

幹,隋末,署韓國公龐玉行軍兵曹。在東都與李密戰,敗,同輩百餘人皆就死,

賊帥張弼見而異之,獨釋與語,遂定交於幕下。義兵入關,大亮自東都歸國,授

土門令。屬百姓饑荒,盜賊侵寇,大亮賣所乘馬分給貧弱,勸以墾田,歲因大稔。

躬捕寇盜,所擊輒平。時太宗在藩,巡撫北境,聞而嗟嘆,下書勞之,賜馬一匹、

帛五十段。其後,胡賊寇境,大亮眾少不敵,遂單馬詣賊營,召其豪帥,諭以禍

福,群胡感悟,相率請降。大亮又殺所乘馬,以與之宴樂,徒步而歸。前後降者

千餘人,縣境以清。高祖大悅,超拜金州總管府司馬。時王世充遣其兄子弘烈據

襄陽,令大亮安撫樊、鄧,以圖進取。大亮進兵擊之,所下十餘城。高祖下書勞

勉,遷安州刺史。又令徇廣州巴東,行次九江,會輔公祏反,大亮以計擒公祏

將張善安。公祏尋遣兵圍猷州,刺史左難當嬰城自守,大亮率兵進援,擊賊

破之。以功賜奴婢百人,大亮謂曰:“汝輩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

汝為賤隸乎!”一皆放遣。高祖聞而嗟異,復賜婢二十人,拜越州都督。貞觀元

年,轉交州都督,封武陽縣男。在越州寫書百卷,及徙職,皆委之廨宇。尋召拜

太府卿,出為涼州都督,以惠政聞。嘗有臺使到州,見有名鷹,諷大亮獻之。大

亮密表曰:“陛下久絕畋獵,而使者求鷹。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

便是使非其人。”太宗下之書曰:“以卿兼資文武,志懷貞確,故委藩牧,當茲

重寄。比在州鎮,聲績遠彰,念此忠勤,無忘寤寐。使遣獻鷹,遂不曲順,論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