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遷弼為中郎將,俄代州都督。時人皆賢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十八年,
太宗幸洛陽,令大亮副司空玄齡居中。尋遇疾,太宗親為調藥,馳驛賜之。臨終
上表,請停遼東之役,又言京師宗廟所在,願深以關中為意。表成而嘆曰:“吾
聞禮,男子不死婦人之手。”於是命屏婦人,言終而卒,時五十九。死之日,家
無珠玉可以為唅,唯有米五石、布三十端。親戚孤遺為大亮所鞠養,服之如父者
十五人。太宗為舉哀於別次,哭之甚慟,廢朝三日。贈兵部尚書、秦州都督,諡
曰懿,陪葬昭陵。
兄子道裕,永徽中為大理卿。
迥秀,大亮族孫也。祖玄明,濟州刺史。父義本,宣州刺史。迥秀弱冠應英
材傑出舉,拜相州參軍,累轉考功員外郎。則天雅愛其材,甚寵待之。掌舉數年,
遷鳳閣舍人。迥秀母氏庶賤而色養過人,其妻崔氏嘗叱其媵婢,母聞之不悅,迥
秀即時出之。或止雲:“賢室雖不避嫌疑,然過非出狀,何遽如此?”迥秀曰:
“娶妻本以承順顏色,顏色苟違,何敢留也?”竟不從。長安初,歷天官、夏官
二侍郎,俄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則天令宮人參問其母,又嘗迎入宮中,待之甚優。
迥秀雅有文才,飲酒鬥餘,廣接賓朋,當時稱為風流之士。然頗託附權幸,傾心
以事張易之、昌宗兄弟,由是深為讜正之士所譏。俄坐贓,出為廬州刺史。景龍
中,累轉鴻臚卿、修文館學士,又持節為朔方道行軍大總管。所居宅中生芝草數
莖,又有貓為犬所乳,中宗以為孝感所致,使旌其門閭。俄代姚崇為兵部尚書,
病卒。子齊損,開元十年,與權梁山等構逆伏誅,籍沒其家也。
史臣曰:孔子云,“邦有道,危言危行。”如李綱直道事人,執心不回。始
對隋文,慷慨獲免;終忤楊素,屈辱尤深。及高祖臨朝,諫舞胡鳴玉,懷不吐不
茹之節,存有始有卒之規,可謂危矣。非逢有道,焉能免諸?《易》曰,“王臣
蹇蹇,匪躬之故”,李綱有焉。善果幼事賢母,長為正人。元璹於國有功,祗練
邊事,承家不孝,終為匪人。恭仁仕隋忠厚,馭眾謙恭。破賊立功,方見仁者有
勇;掌選被斥,所謂獨正者危。自偽歸朝,懷才遇主,連婚帝室,列位藩宣,始
終無玷者鮮矣!師道慎密純善,怯懦無更事之名;抑勢避嫌,署用致非才之誚。
無逸知父守節陷難,離母避逆終吉,忠信之道著矣;絕賓客以閉府門,斷衣帶以
續燈炷,廉介之志彰矣。於乎,蜀道初開,親老地梗,至孝滅性,子道可知,不
得諡為“孝”也,惜哉!大亮文武兼才,貞確成性。賣馬勸農,是為政也;投身
諭賊,略也;放奴婢從良者,仁也;因鷹諫獵,臨終上表,忠也;論伊吾之眾,
智也;葬五葉無後,報張弼恩,義也;侍兄嫂如父母,孝也;不死婦人之手,禮
也;無珠玉為唅,廉也。房玄齡雲,大亮有王陵、周勃之節,名下無虛士矣!迥
秀諂事權幸,爰至臺司,餘不足觀,清風替矣。
贊曰:李綱守道,言行俱危。善果母訓,清貞是資。元璹父子,要道何虧。
恭仁獨正,令德無違。師道慎密,抑勢見機。無逸廉介,終於孝思。大亮才德,
陵、勃名隨。迥秀託附,實汙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