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卷一百九十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

臣前所謂“國廩罕蓄,本乎冗食尚繁”者。臣謹按《春秋》“臧孫辰告糴於

齊”,《春秋》譏其國無九年之蓄,一年不登而百姓飢。臣願斥遊惰之人以篤其

耕植,省不急之費以贍其黎元,則廩蓄不乏矣!

臣前所謂“吏道多端,本乎選用失當”者,由國家取人不盡其才,任人不明

其要故也。今陛下之用人也,求其聲而不得其實;故人之趨進也,務其末而不務

其本。臣願核考課之實,定遷序之制,則多端之吏息矣!

臣前所謂“豪猾逾檢,由中外之法殊”者,以其官禁不一也。臣謹按《春秋》,

齊桓公盟諸侯不以日,而葵丘之盟特以日者,美其能宣明天子之禁,率奉王官之

法,故《春秋》備而書之。夫官者,五帝、三王之所建也;法者,高祖、太宗之

所制也。法宜畫一,官宜正名。今又分外官、中官之員,立南司、北司之局,或

犯禁於南,則亡命於北,或正刑于外,則破律於中,法出多門,人無所措,實由

兵農勢異,而中外法殊也。臣聞古者因井田而制軍賦,間農事以修武備,提封約

卒乘之數,命將在公卿之列,故兵農一致而文武同方,可以保乂邦家,式遏禍亂。

暨太宗皇帝肇建邦典,亦置府兵,臺省軍衛,文武參掌;居閒歲則櫜弓力穡,將

有事則釋耒荷戈,所以修復古制,不廢舊物。今則不然。夏官不知兵籍,止於奉

朝請;六軍不主兵事,止於養勳階。軍容閤中宮之政,戎律附內臣之職。首一戴

武弁,嫉文吏如仇讎;足一蹈軍門,視農夫如草芥。謀不足以翦除凶逆,而詐足

以抑揚威福;勇不足以鎮衛社稷,而暴足以侵軼里閭。羈絏藩臣,幹凌宰輔,

隳裂王度,汨亂朝經。張武夫之威,上以制君父;假天子之命,下以御英豪。有

藏奸觀釁之心,無伏節死難之義。豈先王經文緯武之旨耶!臣願陛下貫文武之道,

均兵農之功;正貴賤之名,一中外之法。選軍衛之職,修省署之官,近崇貞觀之

規,遠覆成周之制。自邦畿以刑于下國,始天子以達於諸侯,則可以制豪猾之強,

無逾檢之患矣!

臣前所謂“生徒墮業,由學校之官廢”者,蓋以國家貴其祿而賤其能,先其

身而後其行。故庶官乏通經之學,諸生無修業之心矣。

臣前所謂“列郡幹禁,由授任非其人”者。臣以為刺史之任,理亂之根本系

焉,朝廷之法制在焉。權可以抑豪猾,恩可以惠孤寡,強可以御奸寇,政可以移

風俗。其將校有曾經戰陣,及功臣子弟,各請隨宜酬賞。如無治人之術者,不當

授任此官,則絕幹禁之患矣。

臣前所謂“百工淫巧,由制度不立”者。臣請以官位祿秩,制其器用車服,

禁人金銀珠玉錦繡雕鏤不蓄於私室,則無蕩心之巧矣。

臣前所謂“辯枝葉”者,考其言以詢行也。

臣前所謂“形於恥格”者,道德而齊禮也。

臣前所謂“念生寡而食眾,可罷斥惰遊”者,已備之於前矣。

臣前所謂“令煩而理鮮,要察其行否”者,臣聞號令者,乃理國之具也,君

審而出之,臣奉而行之,或虧上旨,罪在不赦。今陛下令煩而理鮮,得非持之者

有所蔽欺乎?

臣前所謂“博延群彥,願陛下必納其言;造廷待問,則小臣不敢愛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