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七章 再起風波

3日後,宮裡傳來諭旨,定國候之女沈如霜,玉顏賢淑,德才兼備,宜入宮侍駕,然負孝在身,皇恩浩蕩,特恩准於明年孝滿後再入宮。

人一旦絕望,便會放棄掙扎。沈如霜之後大病了一場,最初的痛苦過後,就是妥協,待痊癒時,已是臨近過年,朝安城裡雪花飄舞,一片銀白純淨。自從寧王府前來求娶後,她與蘇以宸之間的裂痕就已經有如溝壑,難以跨越。

蘇以宸不知道事情怎會發展成這樣子,寧王錯把如霜姐姐當成她向皇上求娶,然皇上卻下旨召如霜姐姐進宮。沒有人告訴她那天的祭天大典究竟發生了什麼。舅父和舅母心情顯然還不錯,普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成龍成鳳,畢竟將軍再威風也不如當個國舅爺有榮光。

窗外又飄起了雪花,院裡的杏樹只剩光禿禿的枝椏,在冷冽的冰雪中也掛上了雪白的顏色,又偶爾露出一段溼亮的黑來。鞦韆架上落滿了厚厚的積雪,地上早已看不到雜草生長過的痕跡。自從她回來後,這院裡彷彿又恢復了沈絳雲當年居住時候的生氣。寧軒哥哥和如霜姐姐活躍,她不願意出門,他們就總是跑到院裡來找她玩。陳舊的鞦韆架,儘管她一再表示不用那麼麻煩,寧軒哥哥也執意進行了翻新,她和如霜姐姐站在他旁邊,看他忙乎得滿頭大汗,約好等明年春天,杏花開滿枝頭的時候,一起坐在上邊盪鞦韆。如霜姐姐咯咯的笑著說:“宸兒宸兒,你和哥哥一起推我,我要飛得高高的,瞧得見外邊的望月樓。”

如今,她飛上了高高的枝頭,蘇以宸和沈寧軒卻再也無法站到她身後,聽不到她的笑,感受不到她的快樂。

蘇以宸依在窗前,望著紛飛的大雪。沈秀見她出神,拿了件大氅來給她披在肩上。她喃喃細語:“秀娘,姐姐這輩子是不是都不會原諒我了?”

沈秀怔了怔,“小姐,這不是你的錯,如霜小姐以後會想明白的。”

“會嗎?”蘇以宸像是在問自己。

沈寧軒自那日祭天大典後,便時常藉口宮裡當值極少回府來住,偶爾回來一趟,也總是和沈從雲沒說幾句話就吵,然後在沈從雲的勃然大怒中憤然離去。因沈如霜和李氏的不喜,蘇以宸終日極少出自己的院子,好在她往昔也不是喜歡熱鬧的人,待在自己房裡看書習字,對著綠綺琴發呆,偶爾彈奏一曲,倒並無不適,只是沈如霜之事因她而起,她不免自責煩憂,撫琴時無意中流露出種種情緒。

門房又來通報說有人送東西到府上要求轉交予二小姐。素玥因為沈如霜那邊需要增添人手,她又是李氏調教出來的妥帖人,因而要去了東院裡服侍。新的丫鬟暫時沒有補上,只得累沈秀替她取了來,拿到手上,是薄薄的一本書冊,以一方白如皓雪的錦帕包著。那錦帕看上普普通通,但質地和手感均為上乘,看來這送禮之人十分講究,對這本書冊也極是愛惜。

開啟錦帕,蘇以宸的心跳突然加速,微微泛黃的書冊,冊上有名《臨春樂》。她在梨香苑習曲時,曾聽教習的樂師說起,《臨春樂》為南朝皇帝陳後主傾天下琴師之力所成,被後世人稱為三大名譜之一,只可惜在南朝覆國時被毀之一炬。沒想到竟會存於世,並且出現在她手裡,簡直像是在做夢。蘇以宸按捺不住自己狂跳激動的心情,迫不及待的翻看了好幾遍,然後撇棄一切雜念在綠綺琴前盤膝坐下,凝神沉思,玉指輕揚,綠綺琴空靈清越的琴聲婉婉而來,初時如幽谷深潭之流水,飄然遊蕩,纏綿霏霏,而後琴音一改,錚然激揚,彷彿馬躍千山,彷彿龍騰四海,令人心血翻騰,渾然忘我,最後琴音緩緩收斂,如水入平川之境,在嫋嫋風聲中悠然遠去。

一曲畢,她心中狂喜之情難抑,緊接著又按那琴譜彈奏了幾曲,頓有九竅齊開,心入靈境之感。真是喜不勝收,如獲至寶。不知這送譜之人是誰?莫非,與綠綺琴是同一人?只是,那公子所為何來,能得此名琴名曲,想必費了不少工夫,卻不吝相贈,實在是費人思量。日後若是機緣相見,當不知如何酬謝。

這幾日,天氣突然變得晴好起來,接連幾日的陽光,一掃之前的潮溼和陰冷,曬得空氣中都彌散著一息暖香。連許久不見的雀鳥,都從蜷縮的巢穴中鑽了出來,嘰嘰喳喳的落在院裡歡快的覓食。蘇以宸心情也好了許多,遂將綠綺取來,十指輕飛,滑過每一縷冰弦,一曲《瀲清風》徐徐飄揚。

琴聲悠悠,如花香拂過人心,如涓溪流過心頭,如輕風撫慰靈魂,絲絲縈繞,訴說無盡真情。她的嘴角不自覺微微上翹,眼睛慢慢眯成了兩道月牙。

突然,有簫聲漸漸響起,隨著她的潺潺琴音,忽急忽緩時離時即,遙遙合奏。她心裡重重一驚,這曲《瀲清風》來自《臨春樂》,消失數百載,乃絕世之曲,知者應當寥寥。能與她合奏者,莫非是贈琴譜之人,那位芳古齋的公子?心中竟隱隱歡喜。他那日說高山流水覓知音,既是自詡知音,她倒想試試看他能否承得起這知音二字。當下不再猶疑,凝住心神,專心撫弄起綠綺琴來。

琴音忽而高亢急促,如鶴唳雲端。忽而優柔纏綿,欲收欲發。迴轉之際驟然鏗鏘有力,抑揚頓挫。可不管琴聲如何變幻,一曲接一曲,簫聲都如過虛無之境,瀟灑自如,與琴音配合渾若天成。

蘇以宸心中驚喜連連,琴音漸停,向他簫聲傳來的方向聆聽遠望,雖然,她眼前只能看到一堵高高的院牆。簫聲減弱,餘音嫋嫋,終至不聞。

第二日依舊晴好,她早早就將綠綺琴挪到了院裡,心中隱約有期待,竟然還伴有一絲莫名的緊張,良久不敢去撫動琴絃,只是望著昨日蕭聲所在的方向,佇立凝望。不知大概過了多久,遠處終於響起了簫聲。簫聲嗚嗚,起時極細極低,如細雨綿綿,若有若無。漸漸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躍,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漸增,先如鳴泉飛濺,繼如群卉爭豔,花團錦簇,更夾著間關鳥語,彼鳴我和。她欣然一笑,撥動琴絃,翻飛於花間,蝶舞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