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朝堂之上,不再是質疑和反對的聲音,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深的思考。
朱柏靜靜地站在那裡,看著眾臣的反應,嘴角微微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
他深知,變革之路,必定充滿荊棘,但他有信心,能夠帶領大明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而這一切,就從今日的朝堂之上,拉開了序幕。
散朝後,朱柏徑直回到養心殿。
殿內光線昏暗,檀香嫋嫋,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凝重的氣氛。
他揮手屏退左右,只留下心腹太監王忠侍立一旁。
不多時,李景隆便被宣召入殿。
李景隆一進殿,便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力。
朱柏端坐在龍椅上,面色嚴肅,眼神中卻閃爍著一種莫名的光芒,令人捉摸不透。
他躬身行禮:“臣李景隆,參見殿下。”
“景隆,免禮。”朱柏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今日朝堂之上,你也看到了,浙東一派的官員對你此次的任命頗有微詞。你可知,為何本王偏偏選中了你?”
李景隆略一沉吟,答道:“臣愚鈍,不敢妄加揣測殿下聖意。”
朱柏起身,走到李景隆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景隆啊,你自幼熟讀兵書,精通韜略,又深諳浙東民情,這浙東改革非你莫屬。本王知道,你父親曹國公位高權重,你本可以安穩度日,不必承擔這改革的風險。但你卻毅然決然地接受了這個挑戰,這份勇氣,本王十分欣賞。”
朱柏走到御案前,展開一幅浙東地圖,指著上面密密麻麻的標記,對李景隆說道:“你看,這浙東地區,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本該是富庶之地,卻因官場腐敗,民生凋敝。本王要你做的,就是整頓吏治,清除貪腐,讓浙東百姓過上好日子。”他頓了頓,語氣更加嚴肅,“景隆,你肩上的擔子很重,但本王相信,你一定能夠勝任。”
李景隆望著地圖上那些觸目驚心的標記,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責任感。
他深吸一口氣,語氣堅定地說道:“殿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殿下重託!”
朱柏欣慰地點了點頭,從袖中取出一枚玉佩,遞給李景隆:“這枚玉佩,你貼身保管。見此玉佩,如見本王。”
李景隆雙手接過玉佩,入手溫潤,觸感細膩。
他將玉佩緊緊握在手中,感受到一股暖流湧遍全身。
“景隆,”朱柏的聲音突然變得低沉起來,“浙東之行,兇險萬分,你要多加小心……”
朱柏的目光如炬,彷彿能穿透人心,他緊盯著李景隆,語氣中帶著一絲鼓勵,也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
“景隆,改革之路,必然充滿荊棘,會有許多人阻撓,會有許多聲音質疑。但你要記住,你的背後,有本王。你無需畏懼那些盤根錯節的勢力,只要你所行之事,是為了百姓,為了大明,本王都會為你撐腰。”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像重錘般敲擊在李景隆的心頭。
李景隆感受到朱柏身上散發出的強大氣場,那是一種君臨天下的自信和魄力,一種對改革勢在必行的決心。
他抬起頭,目光不再躲閃,直視著朱柏的雙眼。
他看到那雙深邃的眸子裡,燃燒著熊熊的火焰,那是對未來的希望,是對國家的熱愛,更是對他的信任。
他清晰地記得,父親曾多次告誡他,伴君如伴虎,要小心謹慎,不可輕易表露心跡。
然而,面對眼前的朱柏,他卻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信任感和歸屬感。
他心底的那股熱血彷彿被徹底點燃,澎湃洶湧。
他緊緊握著手中的玉佩,冰涼的玉質傳來的觸感,讓他更加清醒。
他深吸一口氣,試圖平復自己激動的心情,但胸腔內那顆躁動的心臟卻難以安分。
他能夠感受到朱柏話語中蘊含的期許和鼓勵,那不僅僅是對他能力的認可,更是對他品格的信任。
“浙東的積弊已久,想要徹底根除,必然會觸動許多人的利益。那些官員,那些豪強,他們絕不會輕易放棄手中的權力,必然會百般阻撓,甚至會不擇手段。” 朱柏繼續說道,語氣轉為凝重,彷彿在提醒李景隆,即將面臨的將會是何等的兇險。
殿內檀香的味道更加濃郁,在昏暗的光線下,顯得有些刺鼻。
李景隆的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他能感受到周圍的空氣彷彿都凝固了,緊張的氣氛壓得他有些喘不過氣來。
但他沒有退縮他必須勇敢地站出來,迎接這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