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9章 朱標遺影,寒門之光

朱元璋瞥見徐三郎攥著玉佩的手指在發抖,那孩子虎口結著層疊繭子,像極了當年朱標在國子監抄書換米賑災時磨出的痕跡。

老皇帝喉頭突然發澀,他分明看見二十年前的朱標蜷縮在東宮藏書閣,就著月光把《孟子集註》一頁頁謄給買不起書的寒門舉子。

"殿下仁厚,可《皇明祖訓》裡......"夫子捧著戒尺欲言又止。

朱標染血的袖口已貼上永嘉侯世子肩頭,暗龍紋掠過織金蟒袍時恍若雲中龍影:"孤記得太祖平定張士誠時,曾讓諸將子弟每日抄寫'仁義未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奉天殿方向的晨鐘撞碎最後一縷血腥氣。

當徐三郎捧著雪蛤膏狂奔回來時,朱標腕間螭紋釧滲出的血痕,已在《孟子》竹簡上印出條蜿蜒赤蛇。

永嘉侯世子盯著那血跡突然踉蹌後退,他腳下金絲履正踩中自己撕碎的《勾股測地術》殘頁——那是徐三郎熬夜替他補全的課業。

朱元璋的烏騅馬突然噴出團白霧。

老皇帝握著韁繩的右手青筋暴起,他分明看見朱標轉身時,左腕月牙疤正對著勳貴子弟們案頭的錯金博山爐。

二十年前那個雨夜,八歲的太子就是用這道傷疤擋下砸向民夫之子的硯臺,而今那舊痕之上又覆新傷,暗紅血色浸透廣袖,竟與徐三郎凍瘡滲出的血珠同時滴落在《孟子》書頁。

銅鈴聲歇時,朱標染血的指尖正按在永嘉侯世子謄抄的"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上。

太子溫潤嗓音裹著血腥氣飄向殿外老槐:"明日測地術考核,孤親自為諸生扶尺。"朱元璋捻著花白鬍須的手懸在半空,老松皮似的指節還沾著朱標袖口甩出的血珠。

簷角殘存的銅鈴碎片在風中輕顫,恍若二十年前鄱陽湖水戰時折斷的箭鏃。

老皇帝突然想起洪武三年春,自己杖斃戶部貪墨侍郎時,朱標曾攥著《尚書》跪在奉天殿前諫言:"刑措之道,當如春雨潤物。"

"陛下請用茶。"徐三郎的聲音驚醒了沉思中的老皇帝。

少年拖著條瘸腿板凳踉蹌走來,開裂的杉木板上竟墊著件漿洗髮白的襴衫。

朱元璋注意到他右膝處磨出的破洞補丁,針腳細密如國子監藏書閣的窗欞格——那分明是朱標年少時常在東宮縫補舊衣的手法。

午時初刻的青銅鐘聲突然撞碎滿室光影。

勳貴子弟們腰間玉佩的叮咚聲裡,徐三郎已用袖口將瘸腿板凳擦得泛起油光。

老皇帝俯身時瞥見少年後頸處結著層青紫淤痕,像是被鎏金馬鞭抽打過的舊傷,偏生那傷痕邊緣還染著星點墨漬,恍若朱標當年替抄書舉子擋下廷杖時濺落的松煙。

"謝陛下賜座。"徐三郎的叩拜禮行得比勳貴子弟們更標準,粗布衣襬掃過青磚時,朱元璋突然嗅到淡淡當歸藥香——正是朱標方才命他取藥時沾染的苦味。

老皇帝枯枝般的手指撫過板凳上的襴衫補丁,觸感竟與當年馬皇后縫製的袞服內襯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