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8章 符箋謎影:虎耳草與寶鈔背後的真相

箭樓上的朱元璋突然暴喝:"取朕的甲來!"當值的錦衣衛嚇得打翻燈籠,卻見老皇帝死死盯著宮門外忽明忽暗的燈火。

雨中飄來若有若無的《木蘭辭》唱腔,婉轉尾音纏著蔣瓛的繡春刀,在儀仗隊經過的巷口斬落三隻信鴿。

藍玉甲冑間的黃河沙不知何時聚成旋渦,朱允炆蟒袍上的金線在電光中游走如活物。

少年忽然將染著銀硃砂的指尖按在老將軍眉心:"歸德府新修的河神廟,供的到底是禹王,還是脫脫帖木兒?"

箭樓簷角的銅鈴突然齊聲嗡鳴,朱元璋踉蹌扶住女兒牆時,聞見風裡飄來坤寧宮特有的沉水香。

老皇帝怔怔望著被暴雨沖刷的奉天殿金頂,染著丹蔻的指尖無意識摩挲著牆磚縫隙——那裡嵌著三十年前馬皇后親手繫上的祈福紅綢。

"重八。"

素色宮絛纏著赤金鳳紋壓勝錢墜在眼前,朱元璋回身時,馬皇后已抖開玄狐大氅裹住他溼透的肩頭。

銀線繡的十二章紋在閃電裡泛起冷光,老皇帝卻盯著皇后鬢邊微顫的珍珠步搖——那是朱標加冠那年,親自從合浦貢珠裡挑的。

"尚方劍都鎮不住邪風?"馬皇后指尖拂過朱元璋腰間空蕩的劍鞘,三十七顆東珠綴成的護甲堪堪停在龍紋吞口。

她忽然輕笑,眼尾細紋裡藏著孝陵神道兩側的石像生都讀不懂的深意,"當年標兒巡撫江西,你可是連八駿車都配了鐵網紗。"

朱元璋頸側刀疤猛地抽搐,恍惚見著建文元年的暴雨。

十八歲的朱標執意冒雨巡視鄱陽湖堤,繡著四爪金龍的油衣下藏著半卷《河防通議》。

那時他親手將尚方劍懸在車轅,卻擋不住江西布政使送來的密摺——有人往太子藥盞裡摻了洞庭君山茶。

"冷箭從來不走正道。"老皇帝攥住垛口新補的石灰,碎屑混著雨水在掌心搓成朱標最愛捏的陶泥。

他忽然嗅到馬皇后袖中飄出的藥香,與東宮小廚房蒸煮了二十年的安神湯氣味糾纏不清。

馬皇后腕間翡翠鐲撞在牆磚上,清脆聲響驚飛簷下避雨的寒鴉。

半片灑金箋從她袖中滑落,背面太醫落款的墨跡被雨水洇成詭異的符咒。

朱元璋瞳孔驟縮——那分明是朱標昏迷三日時,太醫院院正顫抖著寫下的虎耳草入藥方。

"陛下可記得標兒總說'草木有靈'?"馬皇后彎腰拾箋的動作慢得像是坤寧宮的更漏,金絲牡丹裙裾掃過朱元璋沾滿泥漿的皂靴。

她指尖撫過箋上"三錢晨露"字樣,忽地輕笑:"那夜東宮的琉璃瓦,積的何止三斛雨。"

朱元璋喉間發出困獸般的低吼。

他猛然憶起洪武二十五年的驚蟄,馬皇后破天荒宿在謹身殿偏閣。

三更梆響時,他親眼見著皇后將藥渣拓在灑金箋上,月光裡蘸墨的狼毫筆尖凝著冰碴。

驚雷劈開雨幕的剎那,老皇帝突然攥住馬皇后手腕。

褪色的平安符從皇后袖中跌落,金線繡的"長樂未央"恰好蓋住磚縫裡的紅綢。

朱元璋暴起青筋的手背映著閃電,看清符紙背面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正是當年太醫不敢落於紙面的猛藥劑量。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