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卷舊世界的餘暉 第九章 鎮館之寶

雖然二樓已經是搖搖欲墜了,但是博物館特殊的構造,還能讓主體建築多穩定一段時間。嘉魚和安教授很順利地就找到了珍貴藏品保險室。

一塊巨大的水泥石塊把堅固的保險櫃櫃門砸開了一道大縫,倆人用力把櫃門拉開,無數大大小小的木頭盒子出現在眼前。

嘉魚和安教授在一堆寶貝里翻來翻去,最後從一個犄角旮旯的地方翻出了一個1米長,30厘米寬的破舊紙箱子。

開啟盒子,一把樣式說不出來怪異的大寶劍在一堆廢報紙中顯露出來。這把劍,連劍身帶劍柄有接近1米,紙箱子還被戳出個小小的洞。

從形制上來看,不太像是青銅時代的作品。因為青銅劍因為材料的關係,長度一般多在50多厘米左右,最經典的越王勾踐自用劍也只有55厘米長,放現在也就是砍山刀的長度,與仙俠中形容為“一劍寒光五十州”的神劍風采,差的不是一點兒半點兒。

安教授從旁邊的雜物箱中翻找了半天,找出兩幅塑膠手套,示意嘉魚帶上。

全部準備工作都做好之後,安教授從劍尖部分輕輕拈起這把簡單造型的寶劍,嘉魚屏住呼吸,輕輕握起劍柄部分,把寶劍從盒子裡拿了出來,兩人躡手躡腳地走到了二樓中部,天花板豁出一個大口子,光線較為明亮的地方。

這個寶劍屬於一體成型的武器,也就是劍身和劍柄都是一塊金屬材料鍛鑄而成。劍身筆直,劍柄的主體,也就是握把的部分,叫劍莖是一根標準的圓柱形,劍首,也就是劍柄尾巴上,是顆圓球。

嘉魚有些失望,心想“一根鐵管子,沒有起伏的刻線,這樣不是很好握,用力握也握不住,容易打滑,看來以後要用的話,得密密麻麻纏上一圈布子,才勉強合適。”

劍格,也就是劍的護手,就是一塊方方正正的六角形薄薄的鐵塊,沒有貔貅、饕餮這樣的青銅劍常用的花紋,就是一塊鐵。

嘉魚皺了皺眉,“一點兒都不高大上啊!”

劍身上沒有任何銘文,也沒有格子一樣的青銅武器常見的花紋。劍柄、劍身等地方還有些鏽跡,像是古青銅器的包漿,劍身倒是不寬,與旅遊紀念品商店經常賣的八面漢劍相當,只是稍微窄了一些。

這柄劍整體線條流暢,不像是古代的作品,倒像是某個現代刀匠打製的軍刀。

安教授說,當年他偷偷拿出來,用碳14測定了年代,最後的結論應該是在距今1億年左右,1億年,別說青銅,就是石頭劍都還沒出現過。

安教授告訴嘉魚,他跟課題組負責人員說了八百趟,這武器不是青銅造的,雖然它綠了點,雖然還帶著點兒青銅包漿,可是它不是青銅,然並卵……

提出史前文明理論的安教授,因為觸及到了考古工作的大忌——史前文明論——被館裡嘲笑,孤立,最後只能調到大學裡,教孩子們怎麼養羊養豬,分辨三葉蟲去了……

說起這段事,安教授就咬牙切齒,踹胸頓足,痛不欲生。

……

……

嘉魚和安教授在偷偷摸摸在鑑賞神奇的武器,對於安教授的話嘉魚習慣性的不相信,畢竟不管是現在還是前世,安教授實在太能吹牛了,不知道哪句話是真的……不過看了一會兒後,他們有了新發現。

劍體暴露在空氣當中,在日光之下這把劍似乎活了過來,有了呼吸。

劍身開始發光,銅鏽在融化。

嘉魚看了安教授一眼,問道:“你們那會兒眼瞎啊?這麼亮的光看不見?”

安教授眼睛都直了“不可能啊,那時候幾百瓦的燈泡照著也沒這光色啊……怎麼會?”

嘉魚拿著劍柄,能夠感覺到劍柄在緩緩變形,在逐漸符合自己的手掌造型,嚇得差點把古文物一把扔掉了,安教授眼睛一豎,低喝一聲“別動”,嘉魚一哆嗦,不敢動了。

劍身上的斑斑鏽跡在緩慢地化開,像流水一樣鋪滿了劍身,劍身上爆發的輝光,逐漸被這層物質所包裹,像是神劍歸於鞘中,鋒華漸次內斂。

這把武器很快歸於了平凡,不再像個熒光棒一樣蹭蹭地向外冒光了。

嘉魚趕緊問安教授:“你們那時候,沒這功能?”

安教授搖了搖頭,“那時候灰撲撲的就這造型,就是把青銅劍,而且像把沒有加工完成的半成品,所以專家組覺得研究價值不大,看來是看走眼了”

“正好,當個防身器具,我那餐刀砍了八百多蟲子,刃口都沒了”嘉魚想先用兩天,等局勢穩定了再上交。

安教授橫了嘉魚一眼“吹,使勁吹,還八百蟲子,八個就能把你累死了”拿著寶劍,傻愣愣地看著鎮館之寶的新造型,像丟了魂一樣。看了半晌最後一狠心一咬牙交給了嘉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