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為了自家孩子,柳氏三兄弟也沒意見。
這次出海,三兄弟都來到了南邊,也是柳老七的關係,三兄弟都是組長,分別領導第一到第三生產小組。
大家對此也沒意見。
誰讓人家柳氏有這份造化呢,而且,三兄弟也都算厚道人,相比其他沒背景的組長,跟著三兄弟的小組,反而更能得些好處。
多年亂世導致東南沿海漁業廢弛,第一組兩艘大船上會操作大對捕撈的人數不多,更何況還是兩艘500料大船。幾位年老漁夫指點下,兩艘船靠近,小心翼翼地將十丈長的大型對網展開,四艘小船也遊弋過來,穿梭在中間幫忙鋪展。
等對網落下,兩艘船上四排大櫓也都準備停當。
柳大親自帶頭喊起號子,大船開始緩緩前行,拖動十丈長的大型對網向水下魚群籠罩而去。
如此前行不到一里,負責觀測的兩位年老漁夫就提醒可以停下。
魚情太旺,再拖,網就爆了。
隨後是起網。
為了保持船隻平衡,先分一大半人到大船一邊,其餘二三十人並排在船舷另一側,當開始嘗試將大網托起,發現魚獲還是太多。
柳大問過有經驗的老漁夫,又召過四艘小船,先將魚獲卸入小船一部分,才又再次發力。
“嗨——幼——嘿——”
“起——大——網——呵——”
齊心合力的喊聲中,當對網終於出水,嘩嘩的魚兒跳動聲,咕咕的黃魚鳴叫聲,外加漁工的號子聲,頓時響成一片。
忙碌了兩刻鐘,第一網大黃魚終於來到001號大船的甲板上。
無論是經年的老船工,還是第一次下海的年輕後生,望著甲板上一眼看去少說也是兩千斤往上的肥大黃魚,都有些發矇。一些人甚至想著,這船要是自家的,只是這一網二十餘擔魚獲,就足夠回家娶個媳婦了。
再來幾網,新房大屋,全都能起來。
本來發愣的柳大見周圍人也都跟著愣,率先回神,意識到自己該起一個帶頭作用,大喊道:“愣甚麼,快快把魚卸下,趁著天光還在,多下幾網,營海使大人可是有令哩,捕魚多了,獎勵也多。老荀頭,任每幾個,把筐子拿出來……”
眾人聽到柳大喊聲,紛紛開始忙碌。
差不多的時間,漁山列島周邊數十里的洋麵上,與柳大所在第一生產小組類似,到處都是驚呼讚歎的豐收之聲。
問題也很快出現。
到底生疏緣故,第一天臨近傍晚的時候,第26生產小組的一艘三百料海船沒料到其中一網裡藏了一隻七八尺長的幼鯊,再加上諸多魚獲,起網的時候,幼鯊忽然發力,連帶上千斤魚獲一起,直接將漁船帶翻了過去。
好在附近都是漁民,還有千戶王五乘坐的千料海軍大船恰好路過,及時營救,不僅人都救了上來,連側翻的船隻都在及時扶正後保了下來。
可惜的是甲板上數千斤魚獲全部傾倒而出,一天白忙活。
黎圭也及時趕到。
按照規定,撤銷了第26生產小組組長的職位,換了新人,同時讓整個小組一干骨幹進行檢討。
倒是沒有更多批評。
因為……這一天,眼看著一船又一船的豐收,黎圭的心情實在太好。
待到天色暗下,千餘艘漁船沒有返回鶴浦,而是聚攏在漁山列島的燈塔島嶼附近。
這邊提前進行過勘探,確認過適合停泊的位置。
營海衛千戶王五安排夜間防務的同時,黎圭也換了一艘六丈左右的兩百料小船,不停地穿梭各個生產小組之間,大致統計今日的捕撈成果,同時也發現了更多問題。
最嚴重一個,只是一天時間不到,不少生產小組的對網都已經出現了繃斷開裂現象。
那怕營海司定下的對網相比民間織網消耗標準更高,終究耐不住高強度的捕撈,因此,很多生產小組在天黑之後,都在組織對漁網的修補工作。
再就是最關鍵的,捕撈成果。
對網捕撈,每次下網、拖網、起網都是非常耗費時間的一個過程,以柳大所在的第一生產小組為例,下午開始,待到夜色降臨,總計也只下了四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