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相引擎】
【介紹:這是為了完成“天災計劃”而構想的“終極巨構”。我們將使用太陽作為焦點,在現實宇宙聚集足夠的能量,並引發一次能量激增,來徹底打破這份界限。在這之後,虛境將與現實宇宙融合,終焉的降臨將會始於我們,而我們將舉族前往更高的世界……大概會是這樣的?真的前往了更高的世界了嗎?】
【特別備註:歡迎來到化身天災的世界!誒這不是以太相引擎嗎?還是看看上邊的骷髏頭吧!】
這是李文淵資料庫中,對“天災計劃”的衍生技術——以太相引擎的介紹。
說是“引擎”,但這其實是一種裝載於恆星之上的巨構建築。
它的作用倒確實是“推進”,只不過推進的是一個文明整體的“上升”,並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毀滅其他生命。
這種巨構建造完成後和戴森球很像,都會包裹住恆星。
但相反的是,恆星被“以太相引擎”包裹只會更亮,因為用於聚焦龐大能量的“以太相引擎”會在工作過程中爆發出比恆星還耀眼的光芒。
李文淵沒有真正見到過,但人類留存有“模擬的以太相引擎”啟動的畫面。
簡直如同宇宙大爆炸般的一次瞬間能量波動,剎那間就摧毀了銀河的所有星球。
數十萬光年的距離在此時沒有任何作用,整片銀河在同一時間遭受到了衝擊。
恆星塌縮成了黑洞,普通的行星也在巨大的能量衝擊下破碎,乃至直接被擊出星系的引力圈。
氣態巨行星的大氣被全部吹散,固態的核心也和普通行星那樣在劫難逃。
在這般星系都會毀滅的能量爆發之下,任何生命都無法倖免,唯一能慶幸的就是死亡只在一瞬間到來,沒有痛苦。
可以說,建造“以太相引擎”和成為“天災”沒什麼區別,任何為了活命的知性生命都會反抗到底,不存在調解的可能。
這也是“以太相引擎”前置需求——“天災計劃”的命名由來。
而李文淵沒想到的是,“飛昇者”文明採用的居然真的是一樣的辦法。
起初從記憶中得知時,他雖然猜測過這個文明走的也是這條道路,但畢竟所側重的科技不同,他覺得“飛昇者”文明或許會有新的辦法。
但在此處發現的這座“以太相引擎”為他揭示了“飛昇者”文明的所行之道。
“……是因為“虛境”很好欺負,才讓人類、以及‘飛昇者’都早早注意到了這片能量大海嗎?”
李文淵此時甚至已經不在意那顆肉質星球了,而是對這座“以太相引擎”的殘骸頗有興趣。
很顯然“飛昇者”文明搞砸了,但這座殘骸中說不定還遺留有一些資料,能幫他更好地瞭解“飛昇者”的歷史,並嘗試尋找一下那些墮落者精神世界中的“神”的蹤跡。
直覺告訴他,那個“神”多半就和“飛昇者”有關。
於是飛船飛近後,他就開始檢視起了這座“以太相引擎”的各個地方。
與猜想中有很大的不同,這座“以太相引擎”中居然有類似“資料儲存庫”的地方,還存在有大量機械造物的痕跡。
這與這片星河濃厚的靈能氛圍似乎有些不太符合,不過對方既然是儘量全面發展的“飛昇者”,那會出現這種反差也並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