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鄉交通不便,僅有一條市級公路從鄉里透過,這是全鄉人外出的唯一通道,每天只有四五趟華興市跟鄰市互發的長途汽車經過,在這裡乘車外出,等車一兩個小時是常事。
所謂乘車站點,既無站牌,又無遮風擋雨之物,更沒有候車座椅,要不是有人已經在此等候,第一次來此乘車的人根本找不到站點在何處。
周建平多次乘車外出,他知道站點就在馬路邊的一顆大楊樹下,根據他的經驗,等車的人越多,說明前一趟車已經過去很久了,等待的時間將越短。如果沒有人候車,或等車的人很少,表明前面那趟車剛過去不久,等待的時間就越長。
到了站點,發現只有兩三個人,周建平告訴玉玲,起碼得等一個多小時才能來車。玉玲把車支住,周建平動手想把車上的行李拿下來,“你幹什麼?”玉玲問。
“這車還不知道啥時候來,你回去吧。”
“怎麼,多陪你一會兒都不行?你就這麼急著趕我回家幹活?”玉玲白了他一眼,像是跟他鬧著玩。
“不不不,玉玲,我不是這個意思。”周建平急忙解釋。
“那就先別動,等車來了再往下拿也來得及。”玉玲道。
婚前,周建平跟玉玲相處的時間並不短,但真正待在一起的時間卻不多,要說他倆有多深的感情,那倒未必,談戀愛,沒有談的機會,哪來的戀愛?
他們兩個最終能走到一起,完全是他們的性格決定的,在婚姻問題上,周建平和常玉玲都很現實,女的心中沒有白馬王子,男的也不奢望校花美女,他們自己是平凡的農家子女,對另一半也沒有過多奢求。
抱著這樣的心態走到一起,他們各自對對方反而沒有更多的束縛。
社會上也有一種先結婚後戀愛的現象,不過在這種聚少離多的狀態下,周建平跟常玉玲之間,誰知道能不能建立起真正的戀愛關係?
百無聊賴地等了一個多小時,周建平終於看見自東往西有車駛來,“車來了。”說著,他動手往下卸行李。
常玉玲將掛在車把上的帆布包取了下來,等周建平扛著行李上了車,她才把包遞給他。玉玲在路邊等著,直到車駛出老遠,她才騎上車往家走。
下午三點左右,周建平扛著行李提著包,輾轉到了單身職工宿舍的205室。高中時他住過集體宿舍,知道如何跟室友相處,把床鋪好後,他又打掃了一遍室內衛生,甚至把室外的走廊都用拖把拖了一遍,為的是給已經住在這裡的人一個好印象,說明新來的室友很講衛生。
第二天早上,周建平隨便糊弄了一口早飯,跟正常上班的職工一齊入廠,他有幸成了北方最早的一批打工仔。
七點二十之前,周建平來到附屬公司劉經理的辦公室門外等候。
接近七點半,周建平老遠看見劉經理走過來,他迎了上去,“劉經理你好!”
“你好!你是馬興偉的同學,周”貴人多忘事,老劉一時想不起周建平的名字。
“劉經理,我叫周建平。”
“對,周建平,你看我這記性!進屋說話吧。”
進到辦公室,老劉放下手中的公文包,“你想今天上班?”
“興偉前天跟你是這麼定的,讓我今天來找你。”
“對,這事兒我記得。你的住處安排好了嗎?”
“多謝劉經理關心,興偉已經找人幫我安頓好了。”
“對,後勤方面的事,興偉出面最好辦。前天跟你講了,先安排你去生產一線熟悉一段時間,以後再做打算。”
“劉經理,我老家是農村的,什麼環境我都能適應。”
“那就好,不過生產一線也不是外界想象的那麼艱苦。”老劉順手抓起桌上的內部電話,“老商,你來我辦公室一趟。”
幾分鐘後,一個接近五十歲的中年人來到經理辦公室,“劉經理,你找我?”
“這位就是我跟你說的周建平,馬廠長打過招呼的,把他安排在你們車間,你看哪個崗位比較合適?建平,他就是合成車間的商主任。”老劉介紹道。
周建平主動上前握手,“商主任,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