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30章【豪華車愣是幹成了走量車】

現如今,新能車的滲透率逐漸上來了,鎂西方的那些車企們是真的慌了,自知不敵,他們也是明裡暗裡不遺餘力的在唱衰新能源。

但是國家意志外加市場決定的東西,無論他們再怎麼唱衰也都是改變不了的。

歐鎂車企品牌曾經需要花100多萬才可以享受的配置,國產品牌三四十萬就可以做到,而且還有一列卓越的駕乘體驗是歐鎂車企品牌花100多萬的車都不具備的,比如智慧駕駛體驗。

而且門檻還在持續降低,會逐步下沉,要不了多久30萬以下的車,甚至10多萬的車都能享受到原本歐鎂車企品牌只有100多萬的車才能有的配置。

比如第一家跟星宇科技合作的通泰汽車集團,該公司也快要釋出產品了,定價是21萬左右,這21萬的車也同樣配置零重力座椅,廣大消費者都被養刁了,以後沒這些配置的車估計是比較難賣。

要不了多久,不只是中等收入群體,廣大的大眾消費者們也都能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紅利,而不是隻成為少數人的專屬。

秋季產品釋出會之後,星宇科技成為了近期的熱門,這一回沒有突發黑天鵝事件,也沒有什麼大事來搶熱搜了。

大家仍然被秦豐在釋出會上公佈1月至8月份的交付量資料所震撼,全系列產品67.26萬的交付量,超過3000億的銷售額,在中高階市場已經是呈現斷檔式的領先。

業內人士普遍預測,2020年全年下來,星宇科技新能源車全系列產品的累計銷量有望突破百萬級銷量。

這絕對是創造歷史的資料,定位中高階市場的品牌,在大中華區市場創下年銷量百萬級成績,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家汽車品牌做到。

人們真正震撼的是,這種售價四五十萬的車居然能走量,簡直不可思議。

能夠有如此卓越的成績,一方面是星宇科技的產品本身足夠優秀、足夠領先也足夠誠意。

另一方面自然也離不開國內經濟的增長,這一世東方大國的發展可是遠超方鴻的上一世,去年的GDP規模就幹到了135萬億,連續兩年再次重回兩位數的增長時代。

大家的收入普遍激增,別的不說,光是眾多群星系企業的員工就已經到了2700多萬,這些人在加入群星系企業工作後,較之以往的收入不但是增長,而且是大幅增長。

群星系企業的員工還能享受到令人羨慕的住房福利,這個群體沒有房貸壓力,他們的消費潛能大幅釋放,這些擁有巨大購買力的群體可都是星宇科技新能源車的潛在消費者。

公司並沒有強制群星系企業的員工去買星宇科技的新能源車,因為根本就不需要這麼做,產品足夠卓越,他們自己就在搶購,甚至還想依靠群星系企業員工這層關係比別人先拿到車。

事實上,今年1月至8月創下超過67萬輛車的交付量並不是買方市場的極限,而是賣方市場的極限,是星宇科技的產能的極限。

如果產能跟得上,早就突破百萬級銷量了。

目前,星宇科技仍然在全力擴大生產線,別的不說,光是自家群星系企業那兩千多萬的員工都還沒能滿足,這個群體是妥妥的中等收入以上的群體,是能夠無壓力購買50萬檔位的車,甚至可以購買不止一輛。

不得不說的是,整個群星系的規模太龐大了,甚至群星系內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產銷迴圈,好多群星系企業的員工都是星宇科技全家桶產品的消費者。

要知道,群星系企業的員工就有2700多萬,再算上他們的家庭成員,實際關聯人口是上億的龐大規模,而且還是中等收入家庭。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誰家的產品能夠獲得群星系企業員工們的青睞,絕對可以做到一行頂尖,甚至行業巨頭的體量。

新能源車部門儼然成為了星宇科技旗下又一大強勁的業績增長點,今年的銷售額有望達到5000億的龐大規模,並且明年有望翻倍,增長多少取決於星宇科技的產能。

別的姑且先不說,群星系旗下那2700萬員工先給他們人手一輛車,光是這裡就有2700萬輛車的潛在銷量預期。

……

進入10月小長假後,一則訊息突然在網上盛傳,那就是星宇科技旗下的SCU3和SCN3兩款新能源車銷量大跌、預訂退款率達到了90%以上。

眾多公知大V狗腿子直接就潮了,立馬就開始轉發這個訊息,並且開始一頓嘲諷,彷彿是壓抑了近一年的憋屈全部釋放了出來,一時間公知大V狗腿子們狂歡不已。

N3和U3銷量暴跌、預訂退款率超過90%以上,乍一看感覺是史詩級崩盤,天塌啦,暴死啦。

結果這幫公知大V狗腿子們還沒高興兩天,隨後的訊息直接破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