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以後,突然從北平傳來訊息,方面軍特務部下令,要求駐津門辦事處將潘玉貴釋放,關於潘玉貴的一應問題,等特務部跟聯絡部聯合調查清楚以後再說。
這條命令是以明發的形式傳達到津門的,一經傳開,頓時引起議論紛紛。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特務部明明是林澤的最大依仗,怎麼現如今卻有跟聯絡部談和的傾向?
難不成那位松崎少將眼看大勢已成,不再斬盡殺絕,而是要整合各方勢力?
這樣一來,那麼林澤的處境可就尷尬了呀!
有些人又起了小心思......
勸業會大樓,不少人來拜訪王竹林。
王竹林穿著棉袍,帶著皮帽,雙手插在袖子裡,笑眯眯像個人畜無害的土財主。
一家綢緞行的掌櫃抱怨道:“這位林局長,威風是威風,可就是太年輕了,俗話說這不經世事難成人,又有句話叫三窮三富過到老,別說三次了,我看這位林局長一次起落都沒經歷過吧?”
旁邊當時就有人附和。
“對啊,我看綢緞行的張掌櫃說的沒錯,威風又怎麼樣,威風又不能當飯吃,以前我的洋行,專門辦理特別市公署的採買,一年雖說沒有太大的生髮,可也夠餬口了,現在呢?
特別市公署人人自危,上下人心惶惶,別說對外採買了,就連以前的帳也找不到人結,嘿!這林局長一來,我們倒成了打白工的短衣幫了!”
“要是短衣幫倒是還好!短衣幫尚且能混個嚼穀,可這位林局長,說翻臉就翻臉,說殺人就殺人,這殺氣騰騰的,怎麼做生意呢?我看啊.....嗨!”
在場這許多人裡,有不少像上面這幾個一樣的想法。
只不過激進一些的,就直白的說了出來,更多的是藏在心裡,不敢吭聲,只是一味觀察風向。
但也有人不同意這種看法,有個做染料生意的年輕人就站起來,“話倒也不能這也說,林局長來了以後,雷厲風行安靖地面,最起碼混混不敢冒頭了,絕大多數人的生意不是更好做了嗎?再者說了,林局長統一的規費,大家只交一分錢,交了錢有人管事兒,難道這不也是好事?”
嗯,所謂一招鮮吃遍天,林澤照搬在外三區的辦法,跟鄭夏濟商量,統一了例規,然後協管局跟警察廳再進行分配。
原來大夥兒不光要給警察廳交錢,特別市公署、維持會、憲兵司令部都要交錢。
還別說,唯一不收例規的就是聯絡部,他們以前做鴉片生意,錢財如流水,看不上這點例規,也沒那個時間精力。
收錢變少了不是關鍵,最重要的是有人管事兒了。
管的好不好先別說,有人管很重要。
有人疑惑,沒人管還不好嗎?
實際上,最低等的秩序,也好過沒有秩序。
對商業尤其如此,商業環境本身就是個秩序環境,如果沒有規則,商業就無從存在。
站起來的這個年輕人是周家的旁系,所以他一開口,一時倒也沒人敢反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