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捆300。”
方言也不廢話,從包裡掏出5捆,讓韓躍民清點外匯券,確認無誤,再相互交換。
文三臉色大變,咧嘴發笑,“敢問兄弟何方神聖,在哪兒發財啊?”
方言戲謔道:“鄙人,張麻子。”
文三一愣,“可哥們你臉上沒麻子啊。”
“老婆餅裡有老婆嗎?”方言笑道。
一手交錢,一手交券,乾淨利落。
韓躍民跟著方言,邊走邊說:
“好傢伙,這倒外匯券也太掙錢了吧,就這一來一回,快掙出我一年的工資了!”
“韓哥,不用羨慕,等你從杭城回來,他就要反過來羨慕你了。”方言擺了擺手。
韓躍民似懂非懂地點頭,來到友誼商店的門前,就見入口處豎著一排鐵柵欄:
“巖子,咱們好像不能進去吧?”
“韓哥,現在規矩改了,外匯券就是通行證,只要有外匯券,誰都可以進友誼!”
方言拍了下他的背,拾級而上。
韓躍民看他走得虎虎生風,大步流星,一副霸氣側漏的樣子,自己的腰桿子也挺直了。
友誼商店,在創立之初,只接待外賓。
必須出示護照、華僑證,或者外籍工作證,才可以進入。
尋常老百姓只有駐足張望的份兒,除非有持證件的人願意帶他們進去。
但伴隨外匯券的發行,開始向老百姓開放,外匯券則成為人們進入特殊通行證。
商品琳琅滿目,讓人應接不暇。
食品罐頭、四大名繡、地毯掛毯、名貴海味、中外名酒名煙、名貴藥材、家用電器、腳踏車、中高檔傢俱、流行時裝、呢絨綢緞、照相器材、鐘錶眼鏡、金銀飾品……
當時在友誼有這樣一個口號:“市面上有的商品,我們要最好;市面上缺的商品,我們必須有;外國時興的,我們也得有!”
“老天吶!”
韓躍民彷彿劉姥姥進大觀園,震驚不已。
方言不像後世準備買比亞迪秦的車主,進了4S店一逛,結果全款變首付。
目的性很明確,直奔家電所在。
掃了一圈洗衣機,松下、三洋、日立,都是日本貨,而且全是單缸洗衣機,也就是一個洗滌桶和波輪組成,只能洗滌,不能脫水,聽售貨員說,過段時間要從德國引進雙缸的。
權衡之下,選擇了彩色電視機。
14寸牡丹牌,1050元。
揣著剩餘的2張外匯券,方言抬著電視往外走,韓躍民搭了把手,走路都輕飄飄的。
特別是到了門口,往來的路人們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整個人神氣十足,強忍著笑意。
“韓哥,想笑就笑出來,別憋著。”
方言把裝電視的箱子放在車架上,然後拿出繩子,一根又一根,捆得嚴嚴實實。
“要笑啊,也該你這個正主先笑,不過巖子,你怎麼看上去這麼冷靜?”韓躍民詫異道。
方言轉過頭,疑惑不解。
“這可是彩色電視機!”
“而且是從友誼商店買的彩色電視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