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打著各種結社講學名義進行政治、經濟、文化等資源交換的人會越來越多,熱衷於設講堂設文社已經不是一旨詔令就可以阻止,甚至若強行阻止反而會變成一種被下面官僚利用為打擊政敵的手段,比如汙衊不滿自己執政方式的一些文人有組織講學搞陰謀的行為。
所以,朱翊鈞乾脆決定借雞生蛋,利用東林堂現在的影響力,把東林堂改造為傳播新禮傳播新思想的地方。
在朱翊鈞選擇這樣做的同時,官僚集團還在因為朝廷嚴打科場舞弊的事而奔走。
沒辦法。
科舉不能為他們控制的模式讓他們很難接受。
原戶部左侍郎王之垣因此直接找到了錦衣衛的張敬修,對張敬修說:“顧叔時他們託我帶話給緹帥,希望緹帥這裡能手下留情,別再對科場舞弊的事查下去,這麼查下去,斃命在緹帥手裡的清流士子恐要超過紀綱了!”
“這隻能說明舞弊的清流士子實在是太多了。”
“我可沒像紀綱一樣誣衊誰,每一個被處置的都是證據確鑿。”
張敬修說道。
“他們知道!”
“顧叔時的意思只是想說,只要緹帥願意手下留情,他們就會讓緹帥成為士林最為名重的人,他說,緹帥也應該清楚,庇護士林會有多大的好處。”
王之垣回道。
“我記得顧叔時當年連為我父親祈福都不願意,今日又何必來求我呢?”
張敬修這時回了一句。
王之垣不由得尷尬一笑:“當年之事就別提了!”
張敬修笑道:“可以不提,但我想說的是,整個士林當初既然不歡迎我,甚至我想中個進士加入士林都被排擠,又何必現在想我庇護呢。”
“何況,公應該明白,我張家現在不是仕宦之族,是錦衣衛籍出身的勳貴門第!陛下欽封的忠國公一族,所以,我們張家哪有為了天下仕宦背叛整個勳貴的道理?”
“正可謂,與國同休之族,當考慮的就不僅僅是名聲這點好處了。”
張敬修隨即又說了起來。
王之垣聽後喟然一嘆,道:“也罷,既然緹帥不願意,我也不替仕宦之人強求,造成如今這局面的確也是他們自作自受。”
不久後。
顧憲成就收到了王之垣託人帶來的口信,而因此失望地對顧允成說:“張敬修不肯為天下仕宦之族明著嚴查科場舞弊而暗中庇護天下仕宦,如此看來,連這點希望也沒有了。”
顧允成說道:“天子不清算張太嶽,就會有很多牌可以打,這是兄長你當年說過的。”
“是啊!他當年不清算張太嶽是最讓人意外的!”
顧憲成正說著就見顧玄成走進來說:“不好了,京裡傳來訊息,朝廷要將東林黨抄沒為官辦書院!”
“什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