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父親如今就算大好,也會落下殘疾,馮府以後就是全弟主事,他若是經此一事有些長進也罷,若是沒有,以後……”
馮夕冷聲道,“他若是有長進,就不會求到我們這裡。”
“我回去會同全弟詳談,讓他明白利弊,若是他聽不進去,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送走兩位姐姐,盛少青嘆了口氣,她們家可真是家門不幸吶。
不過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馮家如今能蹦躂出來搞事的就剩個馮全,看起來還有改邪歸正的希望,對此,盛少青決定將引導不良少年走向正途的重任就交付給大姐了。
“太后,微臣已經送兩位夫人回去了,常大監來報,之前吩咐下去的幾家已經將人選送入京中,只等太后欽定擇選日子了。”
“今兒是什麼日子?”
連翹在一旁笑著調侃道,“太后果真貴人多忘事,前兩日才說回宮沒兩日就要祀灶了,如今就給忘了,明日一早,灶神就該登天啦!”
那時被大雪困在了靜寧寺,閒來無事問起日子,才發現沒幾日就要小年,這在異世的第一個年頭,就要這麼過了?
“那這宮中祀灶可有什麼講究?”
盛少青記得在現代時,每逢小年家家戶戶都需得拜送灶王爺,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來在每家觀察善惡的眼睛,每年的小年上天彙報工作,年後才會回來,而祭拜所用的祭品大多是些粘牙的物什,好讓灶王爺上了天不能開口言壞事。
由此可見,這廣大人民群眾不許灶王爺上天告狀的美好願望,往往採用堵住嘴巴這樣最樸素的方式進行。
連翹想了想,看到一旁含笑不語的崔筠,使了個壞道,“那可得問我們的司儀女官阿筠姐姐嘍。”
崔筠沒想到這還能扯到自己,剛想嗔連翹兩句,轉眼卻看太后一臉好奇,忙回太后道,“祀灶一般是在夜間進行,灶神翌日上天,而祀品也多為糖瓜之類粘牙之物,因南北有差,這祀品形狀各異,但祈求所願都是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崔筠一點都不奇怪太后有此一問,這些事貴人們不知道也不足為怪,她也是入宮這麼些年,同女史宮婢打交道多了,才知道在民間有這麼個風俗。
盛少青想了想,“小年一過,沒幾日就是除夕,今年的事就別拖到明年去,明日我就出題,後日他們入宮考校,年前有個結果,也好過個安穩年。”
“那,那些人……”
看崔筠欲言又止的樣子,盛少青知道她在擔心什麼,“明日一早你就去把待選子弟接入宮中,下午再將他們族中子弟犯事的訊息帶回去,那時,嫡支子弟已經在我們手中,就由不得他們做選擇了!”
崔筠立刻動身緊鑼密鼓的去張羅,連翹看崔筠來去匆匆,也不由得喟嘆道,“若是我能這麼用功,也不至於現如今還只是個二等女使了。”
盛少青聽連翹這聲喟嘆,熟悉的感覺撲面而來,這不就是曾經的她看到公司卷王忙碌身影時的心理活動麼?
戳了戳連翹的髮髻,盛少青道,“你自有你的好處,你要是那麼用功,你就不是連翹了。不過你倒是提醒我了,既然你想升官,年後就給你升成一等女史怎麼樣?”
她這個領導多會體察下意,要升職加薪就升職加薪,只要幹得好,她絕無二話!
沒想到連翹接連擺手道,“別別別,太后您的好意婢子心領了,可婢子實在是沒那個本事,您還是別提拔我了。”
怎麼還會有人拒絕升職加薪呢?
看太后仍是不解,連翹解釋道,“婢子這個人吧,向來沒什麼上進的想法,從前在尚宮局做粗使婢子,就一直跟著崔女官做事,後來崔女官伺候您,我也就跟著崔女官來伺候您,這已經是天大的福分了,哪還敢奢求升官呢?”
“婢子只想著,做自己該做的事,問心無愧就好了。”
要不是盛少青還記得自己身份有別,她立刻都想起來和這位與她靈魂共鳴的連翹義結金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