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自幼便相伴君側,自是知皇帝待昭儀之真情。方才聽聞皇后又出怨恨昭儀之言,便欲開解於其,免其再觸怒君威。然皇后為主,自己為僕,亦只可從旁點撥,無法言明。
然此時自己言罷,卻見馮氏一臉不屑之情,三寶心內暗自嘆了一口氣,亦不願再多言語。
略一思忖,三寶只將今日前來之因道出:“陛下著奴來知會皇后,闔宮三日後便啟程往洛陽,請皇后亦早做準備,一併同行。”
馮氏聞言一怔,幾個彈指後,方驚喜地望著三寶,不可置通道:“陛下允吾同行?陛下解了吾禁足之令?”
三寶屈身道:“回皇后,是!只陛下著奴給您帶句話:‘皇后正位中宮,不可以既尊而自足,當胸懷大度,以德服人,行善道以輔內治。’皇后,陛下只願後宮清淨,不願再生事端。”
待言罷,三寶復又向馮氏行禮,便轉身離去。
貴嬪夫人李氏新得了高句麗所貢之金達萊花,正於室內以此制香。
環丹急匆匆入了內來,見李氏一心專於香料,亦不敢出聲,只默默立於李氏一旁等候。
過了片刻,李氏方抬了頭,見環丹面露焦急之色,便開口相詢:“出了何事?”
環丹聞李氏相詢,急忙忙道:“夫人,奴方才得了訊息,道是大監去了皇后寢殿…”
不及環丹言罷,李氏便已轉了臉色。望著環丹,李氏不悅道:“如此緊要之事,怎得還緘口不言?”
環丹見李氏面露不悅之色,怯怯道:“只平日裡夫人制香之時不喜被擾,故而奴…”
李氏微微皺眉,擺了擺手,道:“罷了,罷了,吾不願與你計較。”
將手中香料置於案几之上,李氏緩步行至窗下,疑道:“如今陛下將皇后禁了足,若非陛下授意,大監自是不會往皇后寢宮而去。陛下昨夜宿於咱們宮內,卻隻字未提此事,難不成陛下起了疑心?”
環丹近前半步,寬慰道:“夫人您多慮了,昨夜奴見陛下與您相聊甚歡,無半分疑心之色。”
李氏點了點頭,望向窗外。但見槐枝之上兩隻雛雀相互嬉戲,忽地飛來幾隻成雀落於枝頭,原本那隻雛雀怯怯跳至小枝,然此枝太過細嫩,便彎落下來,那雛雀即將跌落之際,母雀不知自何處飛來,便一口將其叼起。
見眼前之景,李氏忽地心有所悟,轉身對環丹道:“著人去查查,陛下昨日下朝去了何處,又見了何人。”
環丹應下,便急忙忙起身出了內室。
這邊環丹剛出了門,那邊鄭嬪便入了內來。
見李氏立於窗前,鄭氏便笑盈盈近前道:“這春景再好,亦是不及夫人有陛下疼愛的好!”
望著李氏,鄭氏行了個常禮,接著道:“妾來謝過夫人,若非夫人,悌兒與妾昨夜又怎得見陛下?夫人大恩大德,妾銘記於心,自不敢忘!”
李氏見鄭氏入內,便收了不悅之色,復又以微笑示人。此時聞鄭氏之言,李氏擺了擺手,道:“昨日吾已將心中之思盡數道於你知,吾與你情同姊妹,怎得今日又如此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