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三章 如意之謎

馬三兒也逐漸甦醒過來,遊可已仔細查驗過了他的傷口,發現只是小腿處被咬傷,由於巨型哲羅鮭大部分咬在了馬三兒的揹包上,萬幸沒有傷到他的要害部位,並無性命之虞。

佈滿揹包的血跡原來只是小腿處傷口流出的。

看著沒有什麼大礙,兩人都長長地噓了一口氣。

“怎麼受傷的總是我”馬三兒苦笑著調侃道。

“來,補充些能量”遊可放下自己揹著的揹包,拿出兩袋牛肉乾,遞了一袋給馬三兒,兩人大嚼起來。

經歷了這陣子折騰,兩人才察覺到肚子餓得不行。

遊可一邊嚼著牛肉乾,一邊起身觀看四周情況。

地上的巨型哲羅鮭已經奄奄一息,尾巴在不斷痙攣,看樣子性命已只在旦夕之間,遊可不覺心生憐憫之意,心裡不盛感慨:“這生物和自己又能有何區別,芸芸眾生,不都是為了生存下去而已”

這時已近傍晚,加之在這一百多米的地底,唯一的光線源幾乎全部來自頂部巨石陣那環狀的視窗,所以視線並不太好,只能大概看得清楚周邊的環境情況。

遊可努力往天窗看去,“T”型石柱下方的石梯早已在自己頭頂上方30多米處坍塌,雖然作為基座的山體石塊一直延伸到廣場中心位置,但光滑陡峭,沒有石梯的幫助根本無法再從這裡回到地面。

再仔細環顧四周,藉著逐漸暗下來的光線,遊可發現這個廣場四周竟然等距分佈著12尊十幾米的巨型人形石像。

這12尊石像形象衣著各異,但臉部的具體模樣距離太遠看不清楚,但人人胸前雙手合握,每人手中一柄巨大的石劍直垂地面,威風凜凜。

而石劍之上,順著劍身似乎又刻有文字。

“老遊,這是什麼啊?”遊可正在努力想看清石劍上的文字,被馬三兒的問話打斷,於是回頭看向馬三兒。

驀然發現馬三兒手上竟然拿著一個漆木小盒,一臉疑惑地望著自己。而這個漆木小盒,自己在母親處見過,怎麼會在馬三兒手上呢?

原來馬三兒吃完一小袋牛肉乾,覺得不夠,就又去翻騰遊可的揹包,結果無意間在揹包底部摸到一個方方正正的硬物,於是就拿了出來。

遊可心想肯定是母親在自己出發前整理自己揹包時,和食物一併刻意放進去的。自己沒有檢查所以並未注意到。

母親在自己18歲時才拿出來並看到了那兩首詩,之後又急匆匆地收了回去。現在母親這麼做一定有她的原因。

於是搶上兩步趕緊接了過來。

由於鑰匙就掛在鎖上,遊可輕易地就開啟了那充滿古典味道的銅鎖。翻開漆盒,映入眼簾的就是那熟悉的紅綢,再掀開紅綢,絲絹及背後透出的詩詞字跡再次進入遊可的視線。

遊可感覺紅綢下還有什麼東西凸顯出來,於是輕輕拿起絲絹和紅綢往漆盒內打量。當把絲絹和紅綢一拿開,一柄1/3尺長的如意靜靜地躺在盒底,猶如一位熟睡的美人,而如意下方壓著幾張摺疊著並已經發黃的紙張。

馬三兒覺得好奇,剛想說點什麼,但看見遊可無比專注的神情,剛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這柄如意是典型的天官式如意,也就是直柄式如意,線條簡單,材質不似玉如意那般鎏金鑲玉,卻顯出一種類似金屬的質感。顏色類似銀色,顯得威嚴而神秘。

如意柄身上刻有一行古梵文,好在遊可懂得多門古代語言。剛開始以為是一段佛家偈語,細讀之下,遊可似自言自語,又似向馬三兒解釋道:“原來是古印度《吠陀經》的《奧義書》,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近坐”;引申的理解為'秘密傳授'”

這梵文比印度其他上古文獻的用語更為古老。幸虧遊可知識已經極為廣博精深,否則即使再來多十幾位世界級大學知名的語言學家站在此間,也是無法識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