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715.香蕈(xùn)餃子

就這林師傅還誇獎呢,“對,對,就只能包這樣小小的餃子,淮陰小餃嘛。”

駱一航表示,放棄。

太折磨了。

這一大幫人裡,唯有駱媽還能跟上趟,慢慢悠悠好半天一個,還能保持個完整造型,也沒捅破。

等林師傅都把皮擀完了,這邊包餃子的五個人,戰績十個。

林師傅洗了手,加入戰場。

只見他捏起一張餃子皮,抹一點點餡料在中間,不知怎的一捏一搓,就包好一隻。

圓滾滾、胖嘟嘟,坐在案板上特別好看。

接下來,就是林師傅的表演時間,幾秒鐘一個,手底下快極了。

這就是人間的參差啊,別拿愛好跟人家的職業比,真比不過。

刷刷刷刷案板上擺滿。

駱媽那邊剛又包了六個。

林師傅已經包了四十多個。

數數人頭,再看看鍋。

差不多能做一撥了。

“這東西必須趁熱,要不我先做一輪,嚐嚐味道。”

這項提議收到了一致同意。

——

林師傅起鍋燒油,油溫180度下鍋炸餃子。

還專門讓駱一航在邊上守著。

“這道菜最關鍵的啊,就是在剛炸好的時候倒入素高湯。”

然後,就出現了駱爸剛回來的那一幕。

時間剛剛好。

每人分到一小碗。

駱一航先喝一口湯。

這湯是真鮮啊,有強烈的香菇和筍的風味。

豆芽味道卻消失無蹤,分辨不出。

“為什麼湯裡嘗不出豆芽?”駱一航有問題直接問。

林師傅遞來一個讚許的目光,“黃豆芽在素高湯裡的作用是提鮮,重點在提。它本身味淡。”

懂了,當催化劑用。

解開疑惑後,駱一航又舀起一隻小餃子放進嘴裡。

一口下去,口感非常有趣啊。

餃子的外皮有些像炸過的響鈴卷口感,泡了一下又軟。

又脆又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