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拜師之事後,張紫星將孔宣單獨留了下來。
張紫星沒有隱瞞,將孔宣離開後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孔宣聽得面色漸漸凝重。
“皇兄,眼下我在明處,敵在暗處,尤其還有聖人出手,更是無從防禦,”孔宣深通兵法,短短几句話就道破了關鍵,“若一味地被動守禦,你的處境只會愈發不妙。”
張紫星眉頭緊鎖:“我也沒辦法,我身為天子,坐鎮朝歌,如今殺劫將至,自是眾矢之的,縱再有天災**、陰謀詭計,也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孔宣想了想,說道:“以愚弟看來,近來皇兄鋒芒還是過於顯露了。雖然皇兄在這些事情上也動用了不少心計,但從大局來看,終是失算。你越將那些事情解決得圓滿,那些謀劃者就越不甘心失敗,所以災厄接踵而至,使皇兄疲於應付。”
孔宣以局外人的身份,一語道醒了夢中人:誠然,這些事件,張紫星應付得都很不錯,還在挑撥離間方面下了不少工夫,略見成效,但作為一個凡人天子來說,這些事情解決得還是過於“完美”了。越是完美,就越後患無窮,比如說,天下大旱的事情被應龍那樣解決掉,昊天上帝必然不會善罷甘休,扶植宗室篡位的女媧計劃失敗後,定會再生事端,他這個天子就好比一個靶子,豎在固定的位置,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箭矢。
雖然他也有自己的算計,但被他算計的人並非死物,就此任由他擺佈,而且他沒有顧及到的敵人,同樣也在明處或暗處算計他。這好比一個互動的網路遊戲世界,每個人都是主角;而不是單機遊戲,其餘人全是圍繞某個主角的NPC。你在算計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算計你,你在發展進步地時候,別人也會發生變化。怎樣才能在這種複雜的局面中獲得先機、創造希望呢?張紫星不禁陷入沉思。
半晌後,孔宣開口道:“皇兄可還記得,你所贈我的那本兵嗎?內有一句‘能而示之不能,強而示之以弱’。”
張紫星一震。隱隱明白了孔宣的意思:就那那個靶子的比喻來說,他這個“靶子”或者能將射來的箭矢反彈回去,或堅固無比、箭矢難穿,但越是這樣,那些實力強大地射手們越會起勁地射箭,直到將成功他貫穿為止。如果他本身就是一個難度極低的爛靶子,射手們射了幾箭便沒有興趣了,自然會將目標轉移到其他的靶子上。
孔宣說的“示弱”是個不錯的辦法,但張紫星想得要更深一層。他不僅想做個不引人注目的靶子,更想做個瞄準別人的射手。
孔宣見他陷入苦思。知道自己幫不上什麼忙,不便打擾,悄悄退了出去。
孫子兵法中還有一句:“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如果能來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結合那個逍遙子的分身將水攪渾,就有可能成為殺劫中的射手之一。而不是捱打地靶子。
關鍵就在於。怎麼才能化明為暗,暗渡這個“陳倉”?在不久前的祭壇叛亂事件中,他就是用了化明為暗之法,最後反客為主,將叛黨一網打盡。甚至還把心腹大患姬昌也拖下了渾水。
雖然他即將面對地是與之實力懸殊仙人和聖人。但這種方法的成功依然有借鑑之處。
張紫星不由感慨起身邊沒有個好軍師來,孔宣是帥才。不僅實力高強,而且精通韜略,但要他專門做個專營算計的謀士,卻是力有未逮;女與應龍則是衝鋒陷陣的猛將型,更是和軍師搭不上邊;商青君的智商或許可以達到要求,但光有智力還遠遠不夠,而緊迫的時間和她女性的身份註定了不可能遊歷天下增加閱歷和積累經驗,所以她也無法勝任,放眼滿朝文武,內政、治國人才不少,運籌帷幄,決勝天下的卻是找不出什麼合適的人選,實在要湊一個,恐怕就只有那位七竅玲瓏心的亞相比干了。
若是重生在三國時期,優秀地謀士還不一大把抓,諸葛亮、司馬懿、郭嘉、龐統……可算是N多,三國裡,傳說中地仙人倒是少,多半還是裝神弄鬼之徒;然而在這封神世界,仙人遍地都是,優秀的謀士卻是鳳毛麟角。
想到司馬懿的名字,張紫星忽然想起一個有名的故事來。三國時,魏國的魏明帝去世,繼位地曹芳年僅八歲,朝政由太尉司馬懿和大將軍曹爽共同執掌,曹爽是宗親貴冑,用明升暗降地手段剝奪了司馬懿的兵權。司馬懿知道曹爽勢大,所以稱病不再上朝,曹爽派親信李勝去司馬家探聽虛實,結果司馬懿盡示其弱,還裝出命在旦夕地模樣,曹爽得知訊息後,大喜,放鬆了對司馬懿的警惕,結果不久後,司馬懿趁曹爽僅帶著三個兄弟護送天子曹芳去濟陽城北掃墓時,調集兵馬,迅速佔據了曹氏兵營,並進宮威逼太后,歷數曹爽罪過,要求將其廢黜。太后無奈,只得同意。司馬懿又派人佔據了武庫,等到曹爽聞訊回城,大勢已去。司馬懿以篡逆的罪名,誅殺曹爽一家,終於獨攬大權,曹魏政權從此有名無實。
這條計謀就叫做“假痴不癲”,是三十六計之一。
受這條計謀的啟發,張紫星的思路豁然開朗,越想越順,對未來的行動已經有了一個比較詳盡的計劃,只不過,這個計劃所要冒的風險也不小。
照伏羲所說,殺劫是天道中一種秩序的重新設立,絕對規避不了,就算天下當真太平,也必會被掀起滔天禍端,誘發仙人大戰,最後死者封神,規則重列。
既然如此,那麼人族的戰亂只是為這場殺劫提供的一個大環境而已,最後人族誰獲得這場政權之戰勝利對整個殺劫並沒有什麼實質的影響,就算大商沒有被西周取代,只要殺劫完成,照
神定案。因此,他這個“紂王”並非註定就是輸家。
在一些仙人們當中流傳的“真主出世。商滅周興”的預言很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大商國運漸衰,西周氣運日旺,只怕會取而代之;二、以朝代興替為藉口,以名正言順地發動戰爭,便於仙人們應劫。
如果按照伏羲的說法。最終鹿死誰手,還很難說,如果大商能挺過最艱難地階段,國運衰極而盛也不是不可能,關鍵就看如何在這個殺劫中有所作為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張紫星暗暗咬牙,心中拿定了主意。
當晚,聞仲、商容、比干三人被秘召入宮。
此事代相姜尚和兩位上大夫趙啟、梅伯還在各地巡查新政實施情況,所以商容又抱著“病體”勉強管理一些事務。
張紫星很客氣地請三人落座。第一句就讓三位老臣子一愣:“三位愛卿,是否相信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