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嘎啊,就住在這個屯兒……”
同時他手中不停,熟練的身法子,尤其是那高畫質晰藍光攝像頭下,青色小蝦下到鍋中,一陣陣被翻炒。
但同時,每隻蝦之間,全沒有挨著,同時還有慢慢放入的海螺,輕微發出一陣老火車拉汽笛的輕微長鳴聲。
“嗯,還有那什麼,鰩魚其實也一樣,可以加一點進來。”
說著,陳凡就把海蝦抄起來,然後是快速bishou拔出,走上前,把半米來長的鰩魚尾巴砍了下來。
再一段一段切下,大約每一段有十厘米左右,繼續放入滾燙的鹽中翻炒。
“對,這就是鰩魚,各位很多都認識,但我還是要說一句,這是屬於軟骨魚綱鰩形目,是多種扁體軟骨魚的統稱。
它分佈於全世界大部分水區,總共超過三百來種。我國就產6科8屬28種。
不僅如此,它在我國各地的叫法也不一樣,舟山漁民稱他們是黃貂鰩或黃虎,稱蝠鱝叫燕子花魚、黑虎、雙頭花魚,稱何氏鰩叫貓貓花魚。
而膠東漁民則叫勞子魚、老闆魚。
鰩魚的體型大小各異,小鰩成體僅50厘米,大鰩最長可長達8米。鰩魚無害,但一些有輕微的電流,喜歡棲息在近海沙子底部,以守株待兔的方式捕食。
同時,一般的水族館,海底世界都會把他們作為座上賓,就跟之前我們看到的小白鯨家族一樣,都很受大眾歡迎。”
“搜嘎,我想起來了,這玩意我在海洋世界見過,就是那被叫做鬼臉魚的傢伙嘛!”
“什麼鬼臉魚,那是你們亂叫,我們都叫它笑臉魚,還有角大鞋底的。”
“我說,我家也是海邊的,這尾巴都是骨頭,在我們家裡,要麼直接扔掉,要不就是剁小段燉湯喝,凡爺你這鹽焗,還是頭一回見啊!”
“這你們就不知道了,我見過燒牛骨的,凡爺這做法其實跟那方法差不多的,對,肯定是脆脆的,還賊雞兒香的那種。”
“那這麼說的話,我想起上次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凡爺烤魚的時候,最後也把大魚骨頭烤來吃了。”
……
陳凡看著這些猜測的彈幕,貌似還說的挺那麼一回事的。
“嗯,你們猜的不錯,不過,我要好了,待會兒你聽我們兄弟夥伴們的反饋吧!”
“就是,啊凡爺你是不知道,我們都餓死了,你快點直播完好不好!”
被劉明瞪著,不敢下手開吃的張雪娟順勢說道。
“好,好好,馬上就好,你們先吃吧!怎麼還跟我客氣上了呢!”
陳凡趕緊結束跟直播間觀眾互動,放下手機,開始跟三人吃起飯來。
說是吃飯,其實就陳凡做了鹽焗蝦,鹽焗大海螺,以及鹽焗鰩魚尾。
另外,就是一段烤鰩魚了。
沒法子,現在土豆是被下了通牒,不能再採來吃了。
一早起來的時候,陳凡已經收到了皖北農學院王強同學他們就要趕來的訊息,說為了確保新土豆品種的樣品多樣性,不能再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