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三章 戰忽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明明是匹幽州老馬,何苦奔于越地哉?”

聽說劉備欲自投交州偏遠之地,徹底放棄與自己爭雄中國,曹操不由得放聲大笑起來,直笑到弓背彎腰,臉都貼到了案几上。

但笑著笑著,曹操又感受到了深深的失望與落魄,有些恨鐵不成鋼地感慨道:“玄德啊玄德,你這是欲效仿吳王劉濞,兵敗後走保東越麼?吳巨何人?豈足託哉!就不怕他效仿東越殺劉濞,盛你頭來獻麼?”

一時間,帳幔中眾人都附和起來,大多數人樂觀地覺得,劉備若去投吳巨,便會重蹈二袁投遼東公孫的故事,不足為慮了。

唯獨軍師祭酒杜襲頗為清醒,他看了低眉順目的徐庶一眼,質問他:“徐元直,此言當真?”

徐庶指天發誓:“確實是玄德親口所言。”

徐庶倒也不算說謊,長坂大敗後,劉備在心灰意冷之下,還真與他和諸葛亮談過接下來的打算:“我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誼,欲往投之,元直、孔明以為如何?”

蒼梧郡雖遠在嶺南交州,卻也毗鄰荊州零陵郡,有靈渠水道相連。幾年前,朝廷任命的蒼梧太守因動亂而死後,劉表立刻把手伸了過去,派長沙人吳巨帶兵赴任,成功拿下了這塊土地,所以吳巨和劉備一樣,同為劉表的藩屬。他去蒼梧前在襄陽與劉備相識,後來偶爾還會通訊,但遠沒到生死相托的交情。

所以諸葛亮堅決不同意這路子,而他們很快又遇到了江東使者魯肅,與吳侯聯手被提上日程,南奔蒼梧也就暫時擱置腦後了。

但這其中的反轉,曹操與他的臣僚們可不知道,杜襲越想越覺得劉備還真有可能去交州,遂提醒曹操:“丞相,若徐元直所言不虛,此事不可大意。臣在長沙時也見過吳巨,他固然是庸碌凡人,但正因如此,便容易反為劉備所制,甚至拱手讓出蒼梧啊。”

曹操微微頷首,畢竟劉備這傢伙最擅長的就是反客為主。想當年自己兩伐徐州志在必得,不料劉備卻以增援客軍的身份,短時間內就得到了徐州士族百姓擁戴,陶謙死後輕取州牧大印,讓曹操的屢次出兵成了一場空。

而這次若非自己及時南征,以劉備養望多年,士心所歸,對付劉景升那兩個庸兒,還不是跟玩一樣,恐怕又要將讓徐州的往事重演一遍了。

與荊徐相比,區區蒼梧、吳巨,更不在話下。

曹操的謀臣們多為北人,對荊南交州毫無概念,此時,杜襲多年前避居長沙的優勢便凸顯出來了,他繼續道:“再者,蒼梧雖偏在遠郡,但也有戶十餘萬,且地總百越,山連五嶺,唇齒荊南,噤喉南海。所以自漢武並南越後,兩百年來,交州刺史一直以蒼梧廣信城為治所,就是看重此處控制南服的地利。”

“而若劉備退至嶺南萬山從中,丞相自料,北軍能夠深追麼?”

自然不能,曹軍從中原打到長江邊就已經是強弩之末,長江以南氣候與北方迥異,大軍貿然過去容易生出疫病來,再說了,糧食補給也是個大問題,整合荊南需要時間。

曹操自己是不可能親征的,荊州雖拊掌可定,但西邊還有益州劉璋,東邊還有揚州孫權,在收服這兩州前,交州的事只能往後靠。而若只派偏將率小部隊追擊,遇上五嶺那種森林山巒密佈的地形,很可能是給劉備送菜——過去十年的鬥爭,無數次證明了這一點。

杜襲進一步推演道:“劉備兵雖新敗,但還有殘部,再裹挾劉琦部眾,南收蒼梧之卒,令關、張為將,對付交州士燮兄弟足矣。等立足穩固後,他便可自灕水建瓴而下,席捲南海番禺,西則浸及鬱林,數年之間,足以盡取交州。到那時,臣唯恐漢初趙佗之事會重演啊。”

以曹操對劉備的瞭解,這老小子的能力和野心恐怕還不止於做一個南越王。玄德退可以北守五嶺,以逸待勞擊退北軍征伐;進可觀中國之變,而一旦發現機會,比如自己老邁死去,劉備絕對會立刻舉兵北伐!

“子緒所慮甚是!”曹操斂容正色:“放任劉備南逃蒼梧,相當於遺禍於子孫。這就是郭奉孝曾告誡過我的,一日縱敵,數世之患!我當初放劉備去徐州時已懊悔不已,如今不可再錯!卿熟悉荊交地利,以為當如何阻止?”

杜襲道:“以臣所料,劉備必先從夏口乘船南下,溯江抵達巴丘湖,而後入湘水,走長沙,下零陵,經靈渠入灕水,方可抵達蒼梧廣信城。”

“劉備雖有舟師,但數量遠不如江陵水軍,如今江陵已降,水軍掌握在南郡太守蔡瑁手中,丞相只需令他遣大船至大江以南巴丘湖一帶巡弋,如此便可斷絕劉備從江入湘之道。”

曹操頗為欣慰,對帳幔內眾人稱讚道:“前人丁鴻說得好啊,壞崖破巖之湍水,來源於涓涓小泉;乾雲蔽日之巨樹,萌芽於蔥青幼苗。禁微則易,救末者難,但人往往忽略於微細,以致最後釀成大禍。”

“今日,我就小覷了劉備南投蒼梧的壞處,幸虧有子緒在,為我杜漸防萌啊!”

曹操立刻讓丞相主薄繁欽為自己起草命令,加蓋上印章後,將它親自交給杜襲,握著他的手道:

“子緒立刻持我令符,先行趕往江陵,令蔡德珪清點水師艦船,做好準備,待我抵達時,便能即刻發兵巴丘!”

……

杜襲領命,帶著兩名屬吏匆匆離帳而去,看著他們遠行的背影,徐庶只感覺自己手心出了汗。

他倒不是怕自己的話被識破,而是駭然於曹操幕府的人才濟濟,若劉備真打算去交州,杜襲這一招足以將他堵死。徐庶也震驚於曹營效率之高,按理說經過多年發展,曹操麾下機構應該臃腫而低效才對啊,可這才短短片刻,一項關鍵命令便能下達。

經過切身體會,徐庶這才明白曹操南征為何能如此迅速——不單是孟德本人果決非凡,他的丞相幕府和軍隊系統也有高速的執行能力。

還好,這是假情報。

至於曹操幕府裡這麼多聰明人,為何沒人提前料到劉備可能與江東聯手?那是因為,直到曹操南下時,江東孫權與荊州劉表,依然是不死不休的敵對關係啊。劉備之所以被劉表調到樊城,並允許他徵募荊州人入伍操練水軍,為的就是大公子劉琦萬一再被江東所敗,劉備關羽能順漢水而下,去江夏郡救火。

所以一般人絕難想到,雙方能這麼快化敵為友,徐庶當然更不可能主動披露這訊息。

徐庶不清楚孫權目前在何處,只暗暗算道:“從夏口去江東,順流也要些許日子,逆流返回更費時。加上孔明還要折樽衝俎,說服孫權君臣,想來若無十天半月周旋,聯盟恐怕難成。”

他在心中向上蒼祈告:“若上天當真不欲主公敗亡,只望我此舉,能讓曹操誤判主公所圖,拖延杜襲等人察覺劉孫聯手的動向,為孔明,爭取一點時間吧!”

解決完此事後,夏侯淵才找到機會,稟報曹操道:“丞相,仲權(夏侯霸)還俘獲了劉備二女。”

曹操聞言大樂:“劉玄德,你怎又將家眷落在我處了,這是第幾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