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17、舉人大聯歡

放榜日的一大早,這鄉試院外就已是人擠人了,大家都在等著放榜也在估算著誰會拿到這三元及第的第一張通行證。

上一榜的三元魁首是葉良辰,而這一榜究竟花落誰家還是有些講究的,夏林這邊書院裡的四大金剛,朱啟、唐楊、宋辰、周歡,那都是奪冠的熱門人物,而老張書院那邊也有五六個奪冠熱門。

現在盤口已經開下,就等著等一會兒放榜的時候看看花落誰家,為了這件事,夏林還跟老張賭了五十兩銀子,唉就是玩。

此番鄉試因為還有一部分嶺南道跟河南道的學子,所以人數是創紀錄的多,達到了近七千人,只是這麼些人裡只有不到一百二十人能上榜,錄取率在60:1上下,所以大夥兒都在翹首以盼。

這會兒夏林在人群裡看到一熟人,不是別人,正是在蘇州遇到在滕王閣再次遇到的熊文韜,他此刻正搖著扇子,看似表情平淡但腳下來回撲騰的樣子倒是出賣了他。

夏林揹著手來到他面前:“喲,好巧啊。”

“哎呀,這不是夏大人嘛,好久不見了。”熊文韜朝夏林拱了拱手:“再次遇見,小生與夏大人已是雲泥之別咯。”

“得了吧。”夏林呵呵一笑:“怎麼?帶學生等揭榜?”

這話問得熊文韜是老臉一紅,他比夏林還要大幾歲,聽到他的話之後,不無尷尬的笑了起來:“這個……實不相瞞啊夏大人,我是來等揭榜的,這是第三次參考了。”

夏林唉了一聲,然後卻也是笑了起來:“你考了十年啊?”

“九年……九年,十六歲開始,如今已是二十有五了。”

夏林拍了拍肩膀:“那這次肯定能行。”

熊文韜嘆了口氣:“不成哦,這次的題目難到令人頭皮發癢,我都是胡亂寫的,那題都有些離經叛道了。”

夏林只是笑了笑:“若是考中了,我請你喝大酒。”

“大不大的無所謂,若是有花兒那才是極好。”

兩人相視哈哈大笑起來,這一笑倒是讓熊文韜的情緒放鬆了下來,接著他對夏林說:“夏大人這是?”

“帶學生等放榜呢。”

“那夏大人帶出來的學子定然是沒有問題了,別的不說就是夏大人的才學,小生可是見識過的。”

正在兩人交談之中,有一禮部官員便走了出來,手中捧著紅紙榜單便走了過來,載於黃綢彩亭,鼓樂、儀仗、兵丁護送,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熱鬧。周圍等待放榜的人呼啦一下就圍攏了過來,屏息凝神等待放榜。

龍虎榜自下而上排列,先出來的是排名較低的學子,但這會兒其實除了前三名之外其他人只在乎的是上沒上榜。

在榜單上看到自己名字的人歡呼雀躍,而沒看到自己名字的人則眼巴巴的期待著下一張,此刻有那在榜的學子已經狀若瘋癲,笑鬧哭泣,甚至有人一口氣沒上來翻著白眼直挺挺的倒下去的。

這裡頭有那滿面滄桑的四十歲多小老頭,也有那嘴唇上絨毛都沒換乾淨的十四五歲的小少年。

隨著榜單上出現的名字越來越多,還沒有看到名字的人不少已經灰心,而這會兒當隨著前五十名陸續揭曉,大量鵝湖書院跟豫章書院的人,這個在夏林的預料之中,兩個書院加起來真正考試的人有五十七人,剩下的要麼是過來預熱一下熟悉一下環節等三年之後,要麼就是本來就選了工藝班過來體驗一把。

最終上榜前五十有三十五人,三十五名之後有十一人,一共四十六人,僅有十一人落榜。

不過這還有前三甲沒有放榜,到底兩個書院會有多少人上榜,哪個書院又能得第一,可就在這一回了。

最後一張榜放榜之前爆竹聲就響了起來,噼啪一通響後,老郭親自從考試院裡走了出來,然後他從禮部官員手裡接下榜單:“老頭子我啊,今天也沾沾你們這些娃娃的喜氣。”

說罷,他親自上前將最後一張榜單張貼了上去,隨著紙張慢慢展開,這第三名的名字也出現了,是豫章書院梁秋。

下頭豫章書院的學子們哄的一聲就跳了起來,那叫一個高興,而旁邊鵝湖書院的考生則一個個捏緊了拳頭。

慢慢的挑杆將第二名也揭露了出來,開口第一個字便是“朱”,這會兒所有人不約而同的屏住了呼吸。

很快,名字被揭曉,亞元——鵝湖書院朱啟!

朱啟年齡已有二十,相對沉穩一些,但此刻卻仍然漲紅了臉,本來還在拍手的他一扭臉便哭出了聲來。

此刻掌聲也都從四面八方傳來,不止一人為他鼓掌,大多為同窗,但卻也有不少正經的同考君子,畢竟大家都是讀書人,深知十年寒窗不易,能得此殊榮的確也是可喜可賀。

不過接下來還有重頭戲,那便是解元揭榜!

很快場面上安靜了下來,老郭轉過頭來看向場上的年輕人們:“在這老頭子我賣個關子。明日我與滕王爺將在滕王閣上設鹿鳴宴,到時上榜的人都得去,我不講究那些個繁文縟節,明日中舉之人每人能領一百兩銀子,解元額外再得五百、亞元三百、經魁兩百。”

有時候最樸實的話語往往最能打動人心,而什麼最樸實?發錢最樸實。

所以當時那一下榜下的新舉子們都開始拍手叫好起來,而這會兒老郭做出了個噤聲的手勢,接著揭開了這解元的名字。

嗯?

揭開之後全場反而沒了聲音,他們都以為這解元之爭會是在江南道雙雄之間誕生,不是鵝湖書院就是豫章書院。

但誰知道那解元之上的名字就是一個光禿禿的——洪都熊文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