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01、聰明人不用教

一把刀,光樣品就有六種,最高階的精鋼刀,嘿……那用料、那做工,不開玩笑啊,李元吉也是常年混跡在這一領域的,他見過有名的梅州刀、滄州刀、舞陽刀等等,但都不及這把刀的十分之一。

整個刀面光滑平整熠熠生輝,刀身要強度有強度要硬度有硬度,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哪怕是習武多年的人也肯定不相信這種品質的刀劍居然會是量產貨。

不過價格嘛,的確是有點高。不過這玩意高是可以理解的,工藝材料的成本大夥兒都看得見,雖然李元吉依依不捨,但最終還是放下了這把刀。

除了刀之外旁邊還有鎧甲,這鎧甲也是頂牛逼的,輕重甲都有,價格自然不便宜,畢竟甲冑放在哪都不便宜,只是這個做工真的是沒的挑,胸口和後背的關鍵部位還是整鑄的複合板材,又結實又輕便,李元吉命手下穿上鎧甲之後再用刀砍斧劈再用弓箭射,甚至還用骨朵去砸,穿鎧甲的人都毫髮無傷。

這真是太棒了……

他現在都有些後悔了,要是早知道浮樑的工藝如此精湛且價格公道,他何苦在長安辛辛苦苦折騰匠作坊,成本比直接買可高太多了。

看完一圈,李元吉發現這裡的下等品……或者也不能叫下等品而是叫三級品,這些三級品的品質都要好過現在他們那邊的制式裝備,而且價格比他那邊打造的還要便宜許多。

什麼概念啊,就是這裡的上等品的價格跟他那邊的差不多,算上運費也就貴了不到半成。但下等品的品質跟他那邊差不多,但價格卻差了三成。

再加上夏林承諾給他的折扣,一來一回,他能在把事情辦好之後再從裡頭拿出一大筆錢,而且甚至他還能再摳出一筆錢返還給父兄,這樣簡直就是一箭三雕。

事辦好了,錢拿到了,還能叫父兄高興高興。

“好好好,這可真是好事。”

李元吉興奮的在原地打轉,一時之間他腦子裡賬都已經出好了,只盼著夏林能快點出貨就好。

“不知世子需要多少套刀劍呢?”

“輕甲十萬,重甲四千五。刀劍各十萬。”

這個數可不是個小數,甚至比李世民估算的都要多,夏林眉頭微微皺了一下:“世子,此事恐怕先要報給朝廷,等待朝廷核准。”

“報朝廷?為何?”

“數目太大,前些日子王世充與嶺南王先後謀反,如今朝廷對鎧甲武器把控極嚴。”夏林攤開手無奈的說道:“超過一萬套的刀劍和八百套的鎧甲都要經朝廷核准。”

李元吉抿著嘴,沉思片刻後說道:“還請夏大人安心,這是唐王府的日常採買,陛下早已知情。”

“陛下知情我也得報,不如這樣,還請世子在此地留下幾日,我先奏報朝堂。還請世子稍等一些時日,不過這些日子我會安排生產,先將世子要的東西排上計劃,世子也可當個監工,每日去抽查一番。”

李元吉眼珠子轉了兩圈,倒也覺得這個說法無可厚非,於是便勉為其難的答應了下來。

這個過程中夏林一直在觀察李元吉的表情,他好像真的是什麼都不知道,不過想想也對,風潮流言那都是一陣一陣的,他過來時前些日子的流言也幾乎散盡了。

之後就是夏林當著李元吉的面開始給朝廷寫奏報,李元吉全程在旁看著,為了能寬他的心。

嘿!這裡頭看上去一切都是透明的,但夏林想做手腳自然是不會讓李元吉發現的,在這封奏請信件上,他只是用了兩句話把這件事的影響從日常採買變成了蓄意屯兵。從“唐王李府購刀槍盔甲”變成了“唐王李府調刀槍盔甲”。

之後還將“西北軍供,來年換新”變成了“西北軍供,事等來年”。

李元吉全程稽核,愣是沒看出來這兩個詞的差別,因為在他的解讀裡這意思就是一樣的,事等來年和調購刀槍啥的,都是同一樣的意思。

“夏大人真是文采斐然,這樣一封公文都如此工整,當真是天下有名的才子。”

李元吉還誇呢……而夏林卻只是笑著擺了擺手:“世子別誇了,再誇我這臉都掛不住了。不過既然世子來了此地,那我且當地主之誼,這些日子還請世子安穩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