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艦隊還想去一次帝汶島,那裡的帝汶人雖然沒有直接跟大明交易過,但是他們依附著滿者伯夷,跟大明之間並不是沒有聯絡。
可是如今颳起了西北風,向帝汶島航行,是正向逆風。不得已,艦隊在南洲的西北,選擇了向東北方航行。
一路上,雖然主力艦隊一直沒有靠岸,但是羽林衛學的學員兵們,在朱瞻基安排下,將整個南洲的海岸線,全部都做了詳細的測繪。
從後世的達爾文附近海域,艦隊又回到了海龜島,然後從這裡轉向正西方向。
艦隊剛到馬魯古海域,就遇到了來迎接他的內監和南洋留守艦隊,所有人看到朱瞻基他們安全回來,都忍不住長舒了一口氣。
留守在星城的張勇,還有張謙,這半年來瘦了許多,張謙看到朱瞻基,更是激動地流下淚來。
朱瞻基他們一去半年,毫無音訊,而他們在南洋幾乎每個月都會接到朱棣的詢問,別提自己的壓力有多大了。
大年二十九這一天,朱瞻基的座船終於抵達了舊港。
雖然這裡依舊是炎熱的夏季,他們要在炎熱的夏季裡過一個春節,但是所有人的情緒都高漲了許多。
這不僅僅是因為過年的關係,更是因為在舊港,有南洋最多的華人,這裡也有南洋最大的雞寨。
朱瞻基在這裡好好休養了幾天,這一趟航行,所有人都疲憊不堪,他的幾個女人,無不消瘦了許多。
給朱棣寫了一份長信,將自己在南洲的經歷,還有如何開發南洲的一些想法,朱瞻基都寫了進去。
當然,更重要的是將從南洋到南洲的所有航海線路圖,每個島嶼的經緯度,每個區域的不同時間的太陽軌道,全部都抄錄了一份,送回大明。
有了這份航海圖,即使朱瞻基不在家,大明也能直接派人前往南洲,為以後的開發做準備。
過了初五,朱瞻基才有心思關注舊港這裡的情況。
自從大明軍隊直接消滅了明古魯的萬茂勢力,如今這個區域已經被舊港直管。
施進卿從原來的一個地方勢力,名義宗主,逐漸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地方霸主。
不過在推行漢化政策上面,他依舊沒有拿出有效的管理制度,這讓朱瞻基有些失望。
他不是解縉,金純這樣跟朱瞻基長期接觸,並且接受了朱瞻基新式思維的人,他現在做人做事,依舊是老一套。
對於這一點,朱瞻基也無計可施。
因為他的統治目前是符合大明利益的,不能因為他這方面的不足,就換了他。
那麼就只能慢慢改變他,讓他按照自己的這一套方式來做事。
這個過程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給他佈置直接的,明確的任務。
正月初六,朱瞻基在郊外的行宮接見了施進卿和他的女兒施二姐,兒子施濟孫。
朱瞻基明確表示,要在蘇門答臘島上推行漢話,等他從西洋回來,這一年的時間內,蘇門答臘島上,最少增加五萬以上會說漢話的人。
提到這裡,他也毫不掩飾自己對施進卿的失望。
“孤原本以為,你身為新三佛齊的國主,會在孤五月宣佈南洋各國以大明官話為通用語言後,積極推行這個政策,但是孤卻沒有看到你的行動。
而且,如今島上土人大部分依舊過西洋綠教節日,我大明如今最重要的春節,卻依舊只有漢人在過,那些土人被排擠在外。”
施進卿戰戰兢兢答道:“老臣失職,讓殿下失望了。”
“除了今年推行漢人與土人雜居之外,孤要你大力宣傳漢族節日,服飾,要讓整個島上的土人們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漢人的控制,可能做到?”
施進卿遲疑了一下,答道:“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瞻基明白他這樣的人思維已經定型,不進油鹽,很難讓他全面倒向自己。
他又看了看他的兒子和女兒,決定以後的重點放在施二姐這個在南洋留下悲壯記載的女人身上。
施二姐也是個能幹的女人,在歷史上,他跟同一時期的渤泥國的王后黃桂姑兩人,都在歷史上留下了許多記載。
施二姐在施進卿死後,就控制了舊港大權,施濟孫只當了一段時間的名義君主,就被趕下臺。
她控制了蘇門答臘島東南部的大部分割槽域,卻因為大明放棄了南洋,導致了華人勢力成為了無根漂萍。
此後各部落逐漸都不再聽舊港這個名義上的都城的話,各自為政,有些依附亞齊,有些依附麻喇迦,有些依附滿者伯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