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後,麻喇迦統一了馬來半島,開始進攻舊港,施二姐當時已經年邁,卻親自率軍上陣,因為兵力懸殊過大,英勇戰亡。
但是舊港在她子孫的帶領下,一直又堅持了近二十年,才徹底滅亡。
從此之後,南洋的華人就再也沒有了依靠,成為了待宰羔羊。
一直又到三百多年後,婆羅洲上面才又形成了一個華人王國,卻也不過一百多年,就徹底滅亡。
等他們走後,朱瞻基召來了張勇和張謙,跟他們詳細瞭解了一番舊港如今的勢力糾葛,讓他們以後稍微偏向施二姐這邊一些,在她遇到困難的時候伸以援手。
正月初十,朱瞻基召集將領和文臣,召開了一次全體會議。通知他們過了正月十五,大軍就正式出發,這一決議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
從太平洋北部吹來的東北季風,在抵達赤道以後,與當地的低氣壓形成了風力漩渦。
赤道無風帶的低氣壓,即使是季風也只能敗退。風向在南洋地區受到影響,一部分形成了印度季風,一部分變成了西北風。
如今艦隊向西洋航行,是真正的逆風航行,即使如今的船隻風帆經過朱瞻基的改正,更有利於伯努利原理的實現,但是正向逆風航行,在這個時代依舊是不能的。
逆風航行,風帆的利用再強,也要有最少十五度角的偏離,否則根本形成不了向前的吸力。
如果這個時候向西北方向,經過馬六甲海峽前往印度方向,幾乎只能依靠洋流的方向。
這就像一隻沒有動力的船,隨著海浪漂浮,只能聽天由命。
而南洋地區的海,水深只有平均五十米,幾乎沒有大的洋流,這樣的環境下,向西北方向航行,不能說是找死,最起碼也是事倍功半。
有著長期經驗的鄭和堅決反對現在就出發,就是出發,最少也要等到一月底,二月初,西北季風停止之後,才能出發。
朱瞻基並不是個一意孤行的人,在詳細詢問了所有人的意見後,也覺得自己有些忽視了這個時代落後的航行方式,有一股現在就把蒸汽機拿出來的衝動。
可是如今的蒸汽機還沒有成熟,即使裝在船上,最多也只能是小船,帶不動大船。
想要真正的征服海洋,任重道遠。
船隊在正月十六出發,耗費了三日的功夫,才抵達了星城。
如今的星城已經逐漸建設起來,可以想象在未來會成為南洋的貿易中心。
而麻喇迦,今後別想成為一個強國了。
反正他們再強,也不過就是一百多年的光景,最後還是便宜了葡萄牙人。
在這裡,艦隊一直等到了二月初八,也就是朱瞻基生日的前一天,西北風終於停了下來。
在朱瞻基生日的這一天,他連自己的生日都沒有過,一聲令下,全軍出發。
這次航行比前往南洲還要艱難,因為前往南洲,好歹還是有點風的。但是現在,這微弱的風力,讓艦隊比爬快不了多少。
但是不管怎麼說,艦隊還是在緩慢的移動著,真要想得到有風,那還要等三個月,朱瞻基可等不了。
二月初九從星城出發,抵達麻喇迦就用了三天時間,在後世,這不過是三個小時的旅程。
等二月十七船隊抵達了吉打州,這裡原來是邦加國的故都,也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水稻基地。不過如今邦加國早已煙消雲散,目前被暹羅統治。
到了這裡以後,馬六甲海峽變的寬闊了起來,船隊也不需要正向逆風了,船隊調整方向,向著北方航行。
當船隊抵達後世的普吉島海域的時候,渴望已久的風,終於盼到了。
朱瞻基一直繃著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雖然這短短的航程,就耗費了半個月的時間,但是今後的旅程,將會順利的多。
船隊並沒有前往勃固王朝,那裡如今政權跌宕,而王景弘也已經率領船隊跟他們進行了貿易,調節了他們的矛盾。
現在,王景弘他們在柯枝等著主力艦隊。不管是勃固,還是榜葛刺等國,朱瞻基都不會再去了。
在星城舉行競技大賽的時候,也已經見過他們的國君和王子,他不願意在這些小國面前,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現在他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忽魯謨斯。這裡也就是後世的波斯灣出口處的阿巴斯港附近地域,是西亞貿易交通的重要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