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夜色與上一次雨夜不同,格外寧靜,只有夏夜的風呼嘯而過。
縣衙周圍也都是民居和牆簷,並沒有什麼天然的屏障用作掩護,顧清銘暗自猜測,如果這些刺客真的跟上次的是同一批,那麼他們進入建東縣的目的,應該就是縣衙。
而這一次與上一次不同,偷襲可能是不成功了,暗殺才是他們的目的。
不管對方到底想做什麼,顧清銘都要未雨綢繆,他不僅讓顧炎帶人守著縣衙,而且還通知縣守杜大人,加強縣衙中的防守,讓衙役們換崗巡邏,並且通知楊浩和孫輝今夜不要熟睡。
聽了顧清銘的話,所有的人都沒有睡意,都在等待著。
果然,夜深人靜的時候,黑暗中傳來了一絲激烈的破風聲,好像是某種兵器劃破蒼穹的聲音,當顧清銘開啟門出去看的時候,顧炎已經跟來人戰在了一處。
緊接著,四面八方六七個黑衣人同時出現,然後分散開來,朝著不同的房間而去,看樣子,目標是楊浩和孫輝,當然還有顧清銘。
可奈何,顧清銘早有準備,不等這些黑衣人靠近,親兵和衙役們便從暗處衝出來,將這些人團團圍住,並且交戰在一起。
而顧清銘本人也加入戰團,他的目光一下子就鎖定了那個最後出手的人,然後毫不猶豫的手執長劍,攻了過去。
一般來說,像這樣的暗殺團體,最後出手的都是首領,因為屬下們能解決的事情,都不勞煩首領動手,只有當屬下解決不了的時候,首領才會親自行動。
顧清銘來勢洶洶的攻擊讓那個人有片刻的應接不暇,可隨即反應過來之後,擋下了顧清銘的一擊,兩人便交起手來。
你來我往拆了十幾招之後,顧清銘暗自心驚,論單打獨鬥,他的武功在當世之中已少有敵手,年輕一輩論武學修為,恐怕只有宜王沈澈或可與他一較高下。
可眼前之人,如同顧炎所形容的,身材健碩而且魁梧,分明不是中原人,尤其是他蒙面巾下的高鼻樑和寬眼睛,明顯就是北狄人的標誌。
顧清銘昔日在北境鎮守時間不短,對北狄人很是瞭解,親眼見到眼前之人,他立即就能判斷出來。
可正因為如此,他更加驚訝,北狄什麼時候出了這麼一個高手?去年冬日北狄進犯,秦元凱授命北征,阻擋北狄於邊城之外。若當時有這個人在,秦元凱怎麼會勝的那麼容易?
看來……這些人真的不是周大人派來的,就憑周大人一個小小的太常令,還請不動如此高明的殺手。
一擊而出,兩人在空中長劍交匯,兵器碰撞的聲音在夜空中很是明澈。因為顧清銘與對方旗鼓相當,兩人過招之後便迅速後退,一個轉身,紛紛落地。
而顧清銘的速度快了那麼一點,他在落地站穩之後,正好看到了對方轉身的背影。
這背影十分熟悉,正是之前看到的那個偽裝成災民卻從反方向離開的那個人。所有的線索都交織在一起,讓顧清銘頃刻間明白,這一切的行動應該都是眼前這個人在策劃。
顧清銘沒有動,他盯著前方三米開外的男子,緊緊地鎖住他的面容,將他那雙眼睛深刻進骨子裡,徹底記住。
對面那人看著周圍的情形,縣衙早已經被顧清銘的人把手,顧家軍能征善戰,絕非浪得虛名,這麼長時間,他的人都還沒有能夠攻下來,達到目的。看樣子,今晚的行動又會和上次一樣,要以失敗而告終了。
就在顧清銘與那人對峙的時候,顧炎那邊已經佔據了上風,一劍橫掃過去,與顧炎交戰的黑衣人閃身而過,卻不防顧炎另有後招,一掌擊出,黑衣人無法閃躲,被打傷在地上,緊接著,顧炎手中的劍便已經落在了黑衣人的脖子處。
為首之人見狀,忽然間打了個手勢,然後騰空而起,剩下的人見狀,便也紛紛撤退,很快走的一個不剩,唯獨留下了那個讓顧炎制服的黑衣人。
見他們逃走,其餘的人還想追上去,卻被顧清銘阻止:“別追了,他們還會來的。”
說完,顧清銘看了那個黑衣人一眼,再次對顧炎開口:“把他帶到縣衙的牢房,仔細的審一審。”
顧清銘雖然是朝廷中人,但是他也知道江湖上的規矩,如果是職業殺手出任務,被捕或者被發現之後,他們的第一選擇一定是自盡,或者是被自己人殺死,目的是怕洩露組織的機密,怕洩露任務。
可是,這個人被顧炎制服之後,他沒有自盡,而另外的人離開之前,明明也有機會下殺手,卻沒有殺他,說明他們並不是來自江湖的殺手,也不是被人買透過來殺了楊浩或者這縣衙中的任何一個人。
那麼,結合所有的線索,就只有一個可能,這些人來自北狄的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