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節:1974年4月-無意中的真相(1)

1974年4月無意中的真相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雖然當年那次採訪引發了之後一個獨特的採訪計劃,以及與福特持續了32年的私人關係,但它在當時並不是一次特意安排的採訪。

在如今讓人倒胃口的媒體環境中,充斥著廣告和許多蓄意控制人心的把戲,大批憤世嫉俗的、毫無熱情的公關從業者在進行著各種政治編造。因此,人們很難想象當年會有一名記者想見美國副總統,卻不想搞出一個大的新聞製作。

那時是一個不同的年代,那時的副總統也與今日的不同。

福特當時進行了一次罕見的長途旅行(9天),他計劃在密蘇里州和加州出席政治活動,因為中間趕上了復活節,就安排在棕櫚泉市休息幾天。當時我的第一個兒子剛出生,而我因為隨同福特四處演說,妻子懷孕時我幾乎一直不在她身邊。因此,我專門請假兩週去陪妻子和兒子。

當我兩週後追趕上福特的旅行團時,他們9天的旅行已過去了5天。脫離福特的圈子5天,這時間不短了。於是,我在去西海岸之前對福特的新聞秘書鮑爾・米爾蒂奇說,我想一到沙漠就採訪一下福特。他向福特做了彙報,福特馬上就同意了。福特對固定採訪他的媒體記者的採訪要求總是答應得非常痛快。由於我們二人4月18日早上均要飛往蒙特雷參加一天的活動,福特同意在4月17日下午接受我的採訪,那時我剛飛抵棕櫚泉市不久。

我當時沒有成形的報道提綱。這隻算一次禮節性採訪,只是離開集體後的一次例行補課。我只想了解自己錯過的訊息,並瞭解一下福特在這些天的想法。我對米爾蒂奇說,我不是要寫一篇報道,只是想掌握一下背景情況。

在經芝加哥去棕櫚泉市的飛機上,我翻閱了這兩週我漏看的有關福特的簡報。我看到威廉・薩菲爾4月10日在《紐約時報》上發表的一篇專欄文章,標題是《還有你啊,傑裡》。

薩菲爾是以前為尼克松寫演講詞的專家及其終身的忠實支持者,他責備了福特,認為福特作為副總統做出了也許是最愚蠢的行為:福特在某日深夜乘坐"空軍二號"專機飛行時,接受了《新共和》雜誌記者約翰・奧斯本的採訪,並公開預測一旦自己當上總統會留用尼克松的哪位內閣成員及白宮幕僚人員(如基辛格),以及他會不留用哪位內閣成員及白宮幕僚人員(如國防部部長施萊辛格和白宮新聞秘書齊格勒)。

薩菲爾乾巴巴地評論道:"少數保守派可能認為,副總統在總統還在位時就透露掌權計劃,顯得並不得體。"

雖然奧斯本在報道時並沒指出福特是自己的訊息來源,但這個情況太明顯了。福特打電話給薩菲爾,承認他對此有過失,而且還徒勞地希望自己的失誤能大事化小。

薩菲爾指出:"福特先生暴露出他對自己的角色缺乏理解,他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未經選舉而成為總統的人。他必須既忠誠又獨立;既為自己而戰,也為總統而戰;他必須是廉潔自律的捍衛者。這種雙重性要求福特先生表現出比之前更多的政治技巧。他如果刻意去爭搶獲勝的良機,就會抓不住它。"

另一則引起我注意的材料是公共電視臺3月中旬派比爾・莫耶斯對帕特里克・布納南(尼克松的另一個狂熱支持者)採訪的記錄。

布納南其中的一段話顯然是在吹噓尼克松的地緣政治成就,以求鞏固其已經動搖的政治地位。他對福特評論道:"我認為傑拉爾德・福特會煞費苦心地做出努力,來繼續貫徹總統的政策。我喜歡副總統,我敬佩他……但我不認為他在執行美國對外政策方面,有和總統一樣的知識、眼界和能力。"

換言之,福特只是福特,不是林肯,而且像他自己經常說的那樣也肯定不是尼克松。

福特的助手喜歡強調說,福特作為耶魯大學法學院畢業生,知道自己的智商比一般人高,因此在詆譭者嘲笑他的口才時,他不會被激怒。可能如此,也可能並非如此。在今天,我們會稱這種話為"政治辭令"。當時,我已在他身邊待了相當一段日子,因此知道質疑他對尼克松的忠誠,對他而言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我知道他聽說了布納南的抨擊後很生氣,但我沒想到,他在一個月後,仍為那些尖刻的指責而生悶氣。

福特那幾天住在億萬富翁、通訊業大亨沃爾特・安嫩伯格的私人寓所內,那是一個綠草如茵、與世隔絕的高檔寓所。由於安嫩伯格不希望福特的助手和(尤其是)記者在他家和他私人的9洞高爾夫球場附近走動,於是福特在棕櫚泉市內的國際飯店設立了一間辦公室,作為其幕僚人員和隨行記者的總部。我到達沙漠後,即在該處對他進行了一個小時左右的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