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發展

對於曹丕是否適合坐在魏國這個最高的位置上,雖然魏國內部也是極有爭議,但回到鄴城的袁熙在覆盤時,其實對曹丕的評價是頗高的。

這幾年晉國對魏國用兵,雖然袁熙這邊取得過意料之外的進展,但其實也有不少失誤,有幾個魏國露出的破綻,袁熙自認為自己並沒有能夠很好抓住,是存在一些失誤的。

總體來說,袁熙對於部屬的評價很高,對於自己的評價則是中規中矩,只能說是無功無過。

相比之下,袁熙認為曹丕的表現相當亮眼,其實曹操死時,魏國內外都極不安定,加上魏國這些年用兵都是涸澤而漁,所以曹丕接手的時候,魏國稱為風雨飄搖,也不為過。

但曹丕首先在內政上,依靠一部分心腹官員,拉攏了一部分舉足輕重的曹魏老人,暗暗壓下了曹氏夏侯氏將領藉機起勢的苗頭,讓剩下的一部分有想法的不敢輕舉妄動,由此在朝堂上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而在外事上,他能夠找出魏國僅剩不多的軍政人才加以任用,同時將曹彰等曹植派隱患調到曹魏宗族勢力最弱的涼州,讓司馬懿防守最容易出問題的荊州,雖然最後兩邊都被晉軍打敗,但魏軍損失並不大,仍舊保持著相當一部分實力。

而長安形成被合圍之勢前,曹丕反應也很快,他直接留下了曹洪于禁這對逃不掉還無法投降的組合,同時將其家人全部帶走,以為威脅。

曹於兩人都是在吃過大敗的,急需立功以證清白,自然是隻能死守長安,接下來等待他們的結局,也只能是和長安一起陪葬。

雖說魏國退入益州,已經提前宣告了其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資格,但在晉軍一波波攻勢下,能苟延殘喘至今,也是相當不容易,袁熙自忖換做自己,也未必能做的更好。

不過這一切都不重要了,兩年之內,長安必定會被晉軍攻下,到時候只要經過封住荊州漢中出口,魏國便只能在益州等死。

後世以諸葛亮之能,在勉強在壓制住益州投降派的同時,傾盡益州之力,也只能發動五次北伐,袁熙是真的不相信比一盤散沙好不了多少的魏國,能秉持著多大的決心北伐。

畢竟後世時候,蜀國有光復漢室的理想在支撐,而現在的魏國有什麼?

至於益州派,袁熙則是毫無拉攏的興趣,雖然裡面確實有些人相當有才幹,但其要麼是心懷漢室的,要麼是趨炎附勢,苟安一隅的,要麼就是醉心於做當地豪強,只敢對著當地百姓耍威風的,而這些人對於現在的晉國來說,基本是毫無用處。

袁熙曾經分析過華夏各地的豪強士族,發現綜合評比下來,發現益州這個地方,堪稱是一個巨坑。

益州當地的百姓,也算任勞任怨,勤勞樸實,但是從作戰能力上,卻是不敢讓人恭維。

其地方封閉,沒有經過外族大規模入侵的洗禮,所以當地兵士作戰能力普遍不強,畢竟連南蠻野人都打不過,遠不如事事在和胡人對抗廝殺的幽涼兵士。

後世諸葛亮雖然依靠益州兵打過幾次勝仗,但也僅止於此了,因為益州兵能夠取勝,歸根結底還是得益於諸葛亮的練兵法,而這幾場勝利,也幾乎是縱貫兩千裡歷史中,益州兵打過的僅有的幾場勝仗。

除此之外,前後的兩千年裡,益州幾乎從沒有成功抵禦外敵的成功經歷,在每個時代群雄相爭時,都是最容易被打敗,也是覆滅最快的政權。

如今換了魏國入川,袁熙不覺得憑藉司馬懿鍾繇那些人,能做得比後世的諸葛亮更好。

更為關鍵的一點是,現在的晉國,國力遠比後世的魏國雄厚得多,此消彼長之下,兩百年實力對比已經不是一個量級,對付益州,袁熙只憑幽冀兵士,便能穩穩封死益州出川的兩條道路,讓魏國慢性死亡。

打到如今這個地步,袁熙反而不急了,就讓曹魏朝堂,繼續在益州醉生夢死下多活幾年吧,畢竟現在的晉國,除了拿下西南邊陲這幾塊並不關鍵的地盤外,還有大量更加重要的事情。

當前晉國面對的最大威脅,已經不是魏國,而是北面亂成一團的大草原產生的動盪。

柯比能之死,袁熙已經得知是賈詡做的,代縣密室的炸藥,其實只是暗手之一,袁熙也沒有指望就真能炸到柯比能,但偏偏賈詡做到了,他利用僅有的機會,毫不留情將柯比能在內的幾十個人都埋在了土裡。

當然,還包括無辜躺槍,心思不明的孫權和他的手下。

這是個不在袁熙料算中的意外,但他每每捫心自問,這種情形自己當初的時候,難道一點預料都沒有嗎?

像賈詡這種只求自保,賣隊友賣的如此乾脆有前科的人,自己把他和孫權放在一起,難道心裡真的沒有存著讓其在世上消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