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關麟徵相不相信,日軍第9師團和波田支隊殘部撤退是事實,而且撤退的速度很快,生怕被中國軍隊趁機追上。
不過53軍和54軍反應挺快,在日軍還未撤退的時候就大舉反攻,雖然因為兵力問題,並沒能留下全部日軍。
10月9日凌晨,日軍第9師團和波田支隊殘部退到碼頭鎮以及瑞昌縣城,中國軍隊則是放棄了追擊。
雞籠山反擊戰,從10月1日開始到10月9日結束,戰果也是頗為豐厚的。
中國軍隊斃傷日軍1.5萬人,其中擊斃超過7000人,並且擊斃了日軍波田支隊支隊長波田重一中將以及指揮部不少佐官,繳獲火炮十幾門,槍支數千,俘獲日軍數百人。
這一戰,波田支隊最後撤到瑞昌的軍隊不足5000人,要知道波田支隊滿編可是1.4萬人。
不過波田支隊這九千人的損失並不都是在雞籠山反擊戰中造成的。
波田支隊在安慶、馬當要塞、湖口、碼頭鎮以及江北等戰場都有損失,大約2000人左右;在朱婆山陣地更是折損3000餘人。
這樣算來,在雞籠山的九天作戰中,波田支隊損失4000人左右。
這個傷亡數字可謂不小,而且還折損了一箇中將支隊長和一個大佐聯隊長。
日軍第9師團損失雖然也有3000人左右,但第9師團滿編有著兩萬多人,3000人的戰死數字並不如波田支隊那麼誇張。
只不過第9師團受傷的較多,其中以第18旅團的傷亡最大。
中國軍隊這邊損失也不小,54旅兩個團只剩下1500多人活著,要知道戰前兩個團加起來可是有5000多人。
18師作為中央嫡系師,此戰下來也損失了8000多人,戰死超過7000,另有上千人重傷,全師最後只剩下4000多人。
在雞籠山反擊戰中,18師傷亡就達到了4000多人。
53軍兩個師也損失不小,傷亡達7000多人。
整個中國軍隊12個師,一共傷亡4.2萬人,斃傷日軍1.5萬人。
這個戰損比接近三比一,雖說最後日軍撤退了,對於中國軍隊來說也算是一個大捷。
不過對於這個大捷,關麟徵並不是很高興,因為戰果大多是53軍和54軍取得的,包括擊斃波田重一這個日軍中將。
當然幾個月後,關麟徵也因此成為黃埔學生中第二個擔任集團軍副總司令的人(胡宗南第一,霍揆章第三,而且關麟徵和霍揆章這麼快晉升也跟雞籠山大捷有關)。
在日軍撤退的時候,53軍和54軍都是率先發起追擊,取得了不少戰果。
反觀關麟徵的52軍、92軍等,因為擔心中計,並沒有第一時間追擊,也讓日軍第9師團和波田支隊殘部得以撤退。
否則戰果肯定還會擴大數千人。
為了這事,戰區司令部還專門發電報斥責過,但好在打贏了。
第9師團和波田支隊的戰敗,無疑讓岡村寧次很受傷,而且萬家嶺這邊的戰事也很不利。
幸好在10日,日軍第106師團師團部得以突圍,否則就會又戰死一箇中將了。
接連兩次失敗,對於日軍計程車氣打擊也不小,岡村寧次更是下令暫緩進攻,暫時放棄了攻佔南昌和岳陽的計劃。
波田支隊的指揮部被摧毀,導致波田支隊目前喪失了作戰能力,僅憑南岸的4個損失不小的師團,岡村寧次沒法擊敗中國軍隊,只能向派遣軍求援,增派援軍,並把戰場關鍵轉移到北岸戰場。
本來在接連取得雞籠山大捷和萬家嶺大捷,武漢方面的信心暴漲,打算集結兵力反攻贛北。
可就在這時,日軍第21軍在廣東大亞灣登陸,大舉進攻廣東,並朝著廣州殺去。
這無疑是給武漢方面予以迎頭痛擊,日軍擺明了想截斷粵漢鐵路,斷了中國對外通道。
若是日軍攻佔廣州,便可沿著粵漢鐵路北上進攻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