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裡關於長歌的流言滿天飛,甚至傳進後宮,進了太后的耳朵裡。
又連下了兩天大雪,轉眼到了臘月初八的臘八節,家家戶戶圍爐喝粥過節,好不熱鬧。
魏帝下了早朝也趕到慈寧宮陪太后過節。
他去時,進宮請安的命婦們剛剛告退出去,太后冷著臉坐在暖榻上,面前的福祿壽白玉瓷碗裡的粥冒著熱氣,卻一動未動。
魏帝進去請安,見此情形,面上一驚,詫異道ot母后怎麼了,可是身子不適?ot
說罷,就讓磊公公去喚太醫,卻被太后攔下了。
太后重重嘆息一聲,蹙眉道ot哀家身子沒事,可心裡有事。方才命婦們進宮拜節請安,與我說起京城裡的軼事,才得知太子最近在家裡竟是鬧著遣散後宅。皇上,這事你聽說了嗎?ot
魏帝微愕,他哪裡會知道?
太后連連擺手,氣憤道ot罷了罷了,這樣的事他又豈會同你說,瞞你都瞞不過的。他可真的像外面所說那樣,是被那長氏下降頭;已是做太子的人了,以後三宮六院哪樣能少?他竟然在這個時刻遣散後宅,哪裡還有半點做太子的責任與擔當?!ot
魏帝也覺得此事不妥,不由冷著臉道ot母后莫急,兒臣不會讓他胡來的,現在就讓人去王府告訴他,讓他不得胡鬧,好好安定後宅。ot
魏帝正要讓磊公公去燕王府走一趟,卻再次被太后攔下了。
太后看著動怒的魏帝,心裡滿意的笑了,面上嘆息道ot這個是其次。如今最主要的給他尋一個正經得體的太子妃,好好替他管著偌大的一個燕王府,也讓他收收心,切莫讓那些個奸佞無德之人趁虛而入,壞了我們皇家的名聲。ot
聞言,魏帝卻是為難起來。
他深知兒子與長歌的感情,而在幾次事情中,他也不覺得長歌是不明事理的嬌縱之人。且魏千珩已不止一次同他提過,要立長歌為太子妃。
若是不能如他所願,另立她人,不知道又要鬧出怎樣的風波出來。
思及此,魏帝不由為難的皺起了眉頭。推脫道ot選太子妃是大事,如今面臨年關,朝廷諸事繁忙,一時間只怕尋不到合適的人選??ot
太后就等他這句話了,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名單遞到魏帝面前,鄭重道ot這是近日哀家閒著無事時為太子挑選的幾家姑娘,你看看罷。ot
魏帝接過名單,太后盯著他道ot這當中當屬青陽公主家的若昕郡主最為合適,那孩子你先前也是見過的,最是乖巧伶俐,剛好到了適婚的年齡,身份也尊貴。配給太子最合適不過。ot
魏帝將五個名字一路看過,最後落在楊書珂名字上時,微微頓住。
太后一直盯著他,見他的眸光定在了自已孃家姑娘的名字上,心口驟然一緊,面上佯裝隨意道ot後面那幾個都是湊數的,免得太子以為咱們專橫獨斷,沒得惹他反感厭斥了若昕這孩子。ot
太后說得誠懇,皇上也笑得恭敬,指著楊書珂的名字道ot太后過謙了。書珂也很是不錯的,年節進宮請安時,朕見她落落大方,知書達理,仍是京城貴女圈裡的翹楚,太子若能娶了她,也是良配。ot
得了皇上這句話,太后終是舒心的笑了,對侍立一旁邊的良嬤嬤道ot還忤著做甚,將這涼了的粥撤下去,另換新的上來,讓皇上嚐嚐咱們慈寧宮親熬的八寶粥。ot
良嬤嬤連忙下去了,太后笑道ot離過年還有些時日,哀家已讓人去江洵接若昕郡主進京來,到時再將其他四位一起喚來,辦場小宴,讓太子親自相看。ot
太后將一切都安排好了,魏帝也不好再說什麼,一迸點頭應下,心裡卻默默嘆息,只怕太后張羅一場,自己那個兒子半分都不會領情的,更不要說挑選什麼太子妃了??
定好了選太子妃的事,太后接下來就是要處置長歌了。
良嬤嬤又奉上兩碗熱氣騰騰的新粥,太后與皇上淺嘗了兩口,太后擱下勺子又道ot既然要立新的太子妃,那麼長氏的名分也要給她定了,畢竟為太子生了兩個孩子,不能一直這麼沒名沒份的待著,皇上覺得給她什麼名份好?ot
薑還是老的辣,皇上雖然對太后所提建議一迸答應,但他敷衍般的形容都被太后看在眼裡。
太后知道他偏袒太子與長歌,乾脆提前將長歌的名分定了,這樣一樣,太子妃就徹底與她無緣了。
果然,聽到要給長歌定名分,魏帝神情凝重起來,不好再打哈哈,遲疑道ot此事是太子後宅私事,一切要看他自己的意思。ot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