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微微點頭,隨後說道:“不過升龍城已經成了甕中捉鱉,他們逃不掉的。”
“傳令,全軍前進開始圍城。”
“諾!”
大軍浩浩蕩蕩向著安南國都城開拔而去。
城頭上。
“敵人終究還是來了。”胡漢蒼的臉色陰晴不定。
“陛下,敵人的目標是我們都城,想必很快就會進攻,您務必待在宮中,城牆危險,這裡千萬不能再來了。”文臣們勸說道。
“不行!”
胡漢蒼卻拒絕了,出乎眾人意料,他毅然決然說道:
“朕乃是大虞皇帝,豈能龜縮在王宮之中,朕要出去迎戰,哪怕戰死沙場,也要守護朕的江山。”
也不知道是在眾人面前裝腔作勢用來鼓舞守軍士氣,還是這個暴躁且沒什麼腦子的皇帝,真的要以鮮血來捍衛自己的江山。
“陛下,這恐怕不妥。”
眾臣搖頭說道:“您乃萬金之軀,若是受傷了可就麻煩了,陛下乃是九五之尊,不可有任何閃失。”
“朕已經決定了,爾等不需多言!”
胡漢蒼態度堅定無比說道:
“傳我詔令,命令三位皇子立即披甲,登上城牆,一同守護都城。”
幾位皇子雖然年紀尚幼,但是卻頗得胡季犛這個太上皇的寵愛,這時候胡漢蒼下了這個命令,顯然是真的要與城共存亡了,卻是真的讓人高看了他一眼。
“陛下,陛下!敵人已經開始列陣準備進攻了。”
“好!”
胡漢蒼當即下令:“所有人準備戰鬥!”
他一臉凝重,眼眸中透露出一股決絕的神色,彷彿赴死般,絲毫沒有畏懼!
而此時原本作為使者的胖瘦頭陀朱勸、張,其中嘴沒那麼臭的朱勸被胡季犛偷偷放了出去跟李景隆談條件,此時也回來了。
在皇宮裡。
“又見面了。”
朱勸淡淡說道:“伱不該違抗大明皇帝陛下的旨意,妄圖篡奪安南國皇位的。”
這時候,胡季犛疲憊地扶著自己的額頭,絲毫都不掩飾些什麼,只是淡淡地問道:“如果我向你們謝罪,那你們會放過我的子孫嗎?”
“要交由我大明皇帝陛下決定,陛下或許會開恩。”
“不過我勸你。”朱勸說道,“還是不要抱有太多的幻想了。”
胡季犛冷笑一聲,說道:“你們以為這樣就可以佔領安南國了嗎?做夢!總有人還會捲土重來的!漢唐做不到的事情,明也做不到。”
“哦?是嗎?可我們大明從來都沒有想過佔領安南,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幫助陳朝復國而已。”
朱勸嘴角揚起嘲諷之色:
“胡季犛啊胡季犛,枉費你自詡讀聖賢書,學問淵博,乃是安南的一代儒宗,可曾聽說過一句話?”
“什麼話?”胡季犛皺眉說道。
“《孟子》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你身為陳朝託孤大臣,本可輔佐幼主,做諸葛亮、周公旦那般的人物,卻非要自絕於天下,失了道義,如今國內鼎沸,叛者四起,你還不清楚是因為什麼嗎?難道眼下的這一切,都是大明的兵威所至強迫的嗎?”
朱勸冷漠道:“你和你的小兒子死罪不可免,可總得為了家人子孫想一想吧,若是再執迷不悟,城破之後,恐怕就是舉族誅滅的結果了。”
“放肆!”胡季犛勃然大怒,喝道。
“這安南國的百姓都擁戴我,怎麼會反叛呢?不過是那些貪婪的官員罷了。”
“呵呵……是你太天真,還是太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