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權的話語彷彿是一把刀子一般:“難道不知道這個世界從古至今從來沒有什麼能視民如草芥,而民視之不為仇寇的君王?歷史上有多少君王以霸道手段,稱霸一世,可王朝結果最後落得一個煙消雲散的下場?”
胡季犛沉默了。
他當然清楚,對方說的沒什麼錯。
漫長的沉默.
最終,胡季犛做出了決定。
“我把這江山還給陳朝便是。”
——————
十月的最後一天,安南國都升龍城被明軍攻破,大虞太上皇胡季犛自殺,皇帝胡漢蒼被俘。
陳天平於太廟祭拜祖宗,恢復陳廢帝牌位,重建陳朝。
至此,大虞正式宣告滅亡。
此時,安南軍在富良江的防線,也遭到明軍的猛烈攻勢,也已經到了崩潰的前夜。
不過,由於多邦城的地形較為險要,明軍的火炮發揮不出作用,其他武器也不能發揮威力,甚至,由於富良江的阻隔,連騎兵都難以馳騁。
因此,安南軍的防線雖然遭到攻擊,所有陸洲都被奪取,只能退守除了多邦城以外的南岸陣地,但仍然還在咬牙堅持。
而明軍計程車兵,則不斷損失在多邦城前,由於是山城的原因,挖地道埋炸藥都搞不了,導致攻堅乏術,進展緩慢。
“衛王,這樣不行啊!”
左神翊軍將軍阮公瑰勸道:“明軍已經摸清楚了我軍床弩的射程距離,並在東西兩側的山上挖掘了壕溝,如此步步蠶食推進,多邦城已經岌岌可危了,我軍的增援根本上不去而明軍佔據陸洲後也一直在進攻南岸,有很多次都差點守不住了。”
左聖翊軍將軍胡射也皺眉頭,說道:“不愧是明朝水師的精銳啊!”
是的,明軍的輔兵和民夫,硬生生用肩扛手提的辦法,從山道里旱地行舟,把船隻的零部件運輸了過來,然後在北岸拼裝,明軍也有了一支規模不大,但極為精銳的水師。
而且明軍水師有火炮,遠端武器的射程遠超安南軍,明軍的水手們,也都是會駕駛戰艦的老水手,跟富良江的漁民們沒法比。
再加上陸洲都被明軍奪取,這就導致了明軍水師擁有極大的火力壓制優勢,而安南軍則無法依靠水師壓制明軍水師,失去了絕對治水權的後果相當嚴重,除非安南水師敢把剩下的幾百艘大船開到江上,頂著陸洲和明軍水師的雙重火力決戰,否則就無法對明軍造成巨大殺傷。
而明軍在這一戰中,也充分利用了諒山周圍的環境,將明軍的工程水平發揮到了極致。
安南軍此時若是強攻明軍的圍城攻勢,想要給多邦城解圍,估計會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
當然了,安南軍也沒有這個實力就是了。
在這樣的劣勢下,安南軍根本無法突破明軍的防線,多邦城漸漸成為了一座孤城,甚至,安南軍還要不停承受明軍的炮擊,這導致安南軍計程車氣越來越差。
而當國都升龍府失陷的訊息終於傳到這裡來時,再得到了反覆地核實確認後,無疑是成為了那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十一月一日,胡元澄以保全將士性命,不得殺俘為條件,派出了使者與明軍東路軍指揮官新城侯張輔談判。
四日,北線安南軍放棄抵抗,全軍投降,明軍渡過富良江。
安南國王陳天平與李景隆正式簽訂《明安和平勘界契約》《明安友好通商契約》,接受了基於姜星火草擬版本後稍加修改的全部條件。
至此,安南將紅河三角洲的全部土地共七府之地割讓給大明,並在退還佔城國全部土地的同時,割讓了南部的三個狹長的府給占城國作為戰爭賠償。
大明正式設定了第十五個布政使司,交趾布政使司,並設立相關都司、按察使司,以及府縣區劃。
隨著大明海量商品、資金的湧入,安南國徹底淪為了大明的糧食供給產地與商品傾銷市場,繼占城國後,大明收穫了第二個穩定的工業革命產品出口國,大明的高層嚐到了對外經濟殖民這甘甜的勝利滋味。
滿朝沸騰!
舉國歡慶!
征伐安南勝利的意義是如此之大,不僅僅在於將軍們所獲得的功績以及分到的紅利,更在於在國內苦苦等待的姜星火,他所迫切需要的一切投資回報,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豐收!
歷史,徹底被姜星火所扭轉到了另一個軌道上。
而姜星火併不滿足,在這幾個月裡,他同樣沒有閒著,一場轟轟烈烈的產業變革,已經在長江南北迅速展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