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財富,這是資本市場唯一追求的東西,那些個實力雄厚歷史悠久的老牌資本大鱷,一直都保持著最靈敏的嗅覺。
衛夏在訪談節目中大張旗鼓的高調錶態,證明了他對於投身科研領域的巨大決心。
特別令人關注的,還有《公民日報》的兩次力挺!
另外,衛夏的動作實在太大了。
他所精心挑選出來的二百餘位頂尖科研人才,任何一個都在其領域之內有著權威的地位,是科學界著名的代表人物。
對這些人進行招攬,必然會引來相關勢力的目光。
掌握D國經濟命脈的六大財團聚在一起,小規模的來了一個碰頭會,主持會議的是雙菱財團少掌門,野田生。
“諸君,華國的某些勢力正在招攬我國學者。據我瞭解,力度還是蠻大的!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野田生第一個發言。
雖說他還是少掌門,但年歲也有五十多歲了,在D國的各個大勢力中早就闖出了自己的名聲。
沒人敢忽略野田生的表態。
雙井財團參加會議的是雙井銀行總裁,井上小極,他很贊同野田生的發言:
“我同意野田君的說法!
華國那個叫做衛夏的年輕人,絕對不容小覷。
他的發家史,比起華國老一輩技術創業或者地產發家的企業不同,他靠的是投資,而且堪稱無往不利。
如果是偶爾幾次的投資成功,那算不得什麼。
可這個傢伙短短兩年的時間,上百次投資行為,都是成功的!
這就很可怕了!”
兩位實力人物表了態,其餘的四家財團也紛紛附和,六大財團的代表們達成了一致,他們同意將衛夏列為重點關注物件。
各自討論一番之後,三合財團的岸本宗一郎神情凝重的開口道:
“我詳細看過衛夏的訪談節目,並且專門研究過此人的過往。
除了投資以外,他的性格、立場、品質,都和大部分華國企業家不同。
有一點我要單獨總結一下,那就是他的公眾形象!
最早一次出現在《公民日報》上,他靠的是一篇華國的高考作文,摸底考試之中的作文。
尤其轟動的是川省大地震捐款事件,奠定了他後期所有輝煌成就的基礎。
簡單說,他是一個國家榮譽感極其強烈的年輕人!
他的公眾形象、在華國的地位,幾乎被各個層面的人民所接受,沒有任何的汙點。”
“尾田君總結的很到位!”惠友財團的嘉友鴻幸鄭重其事的點頭說道。
嘉友鴻幸的其中一個身份是學者、老師,曾經在D國的京城工業大學任教,很多D國有名的企業家都是他的學生。
這樣的一個人,專業知識自不必說,更加擅長的是觀察和分析:
對每一個專業課題進行分析,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分析!
經過他的分析,衛夏正是因為川省大地震的捐款,這才有了後期的順風順水。
十三億華國人給衛夏保駕護航,怎麼可能失敗?
就連市值三萬億的扣訊集團,商業帝國一般的存在,和衛夏交手之後也只能落得個敗亡的結果。
嘉友鴻幸接著說道:
“在座的諸位應該都和我一樣,是在扣訊集團破產之後才注意到了衛夏。
坦白說,他的履歷太過於精彩,簡直令人拜服。
單說商業的話,恐怕今後註定會成為華國的超級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