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塵辰極倒是還好,因為用到的技術都是星塵科技現有的,只是結合到一起的工藝難度比較高而已,但工藝製造這方面提升起來簡直不要太簡單。
有【星塵科技】在,星塵工廠的精加工能力已經達到了世界級的水準,全用在產品上就會造成一種結果:星塵科技的產品只要一看就知道非常貴。
質感很難有一個標準化的形容,可星塵科技卻在所有消費者的心中打上了比如「質感棒」、「質量好」的標籤。
就跟摩托車領域人們說豪爵「質量好」,汽車領域人們說沃爾沃「安全」、本田「省油」一樣,哪怕它們的產品真出了什麼問題,也影響不到品牌力。
所以星塵辰極更像是陳子凡對星塵科技實力的一種展現,超高的售價也註定和主流消費者沒什麼關係,反倒是其他產品在研發進度上有點慢。
尤其是星塵邊際,這款無人機產品看起來只是「大號遙控飛機」,實際上在邊際專案組已經經過了十幾個方案的篩選,做出來的產品也並不算好。
陳子凡在解決了極星汽車那邊的事情後,直接殺回了星塵工廠,拿著樣品機在工廠內試飛了一下,儘管他玩無人機的次數少,但也察覺到了問題。
首先星塵邊際的操控難度有點高,星塵手機的螢幕又不大,除非配一個神通遊戲手柄那樣的配件,否則光點螢幕還真操控不過來,反饋也不清晰。
其次是目前的工程樣機並沒有避障功能,再加上不穩定的訊號連線,操縱起來會有一頓一頓的感覺,有點類似於遊戲延遲,使用起來讓人很不爽。
最後就是拍照方面了,500萬畫素的攝像頭顯然清晰度不夠高,只能算勉強能用,從高空俯瞰下來拍一些風景還好,但拍人、拍複雜場景根本不夠。
研發人員有些猶豫地問:
「陳董,您看…」
看什麼?
「晶片用的是哪一款?」
「是長河3的閹割4G版本…」
「演算法呢?」
「現在還是原生拍攝效果…」
「行了,我知道了。」
陳子凡給出的解決方案也非常暴力,從【星塵科技】中再放出一部分技術來,再配上一些更強悍的硬體,只是這樣一來,星塵邊際的成本會上升。
想要維持陳子凡原定的售價就有點困難了,但陳子凡並不在意,他不可能為了省成本、賺利潤拿出這種產品給消費者,那就是自砸星塵科技招牌。
售價的問題可以之後再定,產品一定得先搞好,而且他在制定產品方案的時候也給了一定成本餘量,如果真達不到要求,那就不用按成本方案來。
不過這屬於極端情況~
星塵邊際所採用的晶片也是星塵工廠自己生產的,按理來說不應該出現訊號連線不穩定的問題才對,陳子凡仔細檢查了一下,發現果然搞錯了。
「這不是訊號不穩定,是APP邏輯有問題,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現象…」
還得抽出星塵網路的一部分工程師專門負責這個,從底層開始最佳化,把連線給做好,避免這種現象再次發生。
至於星塵遊戲…現在已經從星塵網路中獨立了出來,專門負責遊戲開發、收購、上架、運營維護等,有安禾以及一些老幹部在,倒也不用太過操心。
陳子凡偶爾會根據記憶裡的時間點讓他們關注某些遊戲,但由於星塵科技的出現改變了原本的歷史走向,所以也不是每次都能100%收購某款遊戲。
不過由於智慧手機的出現,一些網頁遊戲已經明顯有些發展不動了,甚至還有倒退的趨勢,就連網站也不太行,比如4399、7k7k都在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