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至於這麼說…”
陳子凡難道不想拍一眼看上去就很牛掰、高大上的品牌宣傳片嗎?還不是因為成本有限,現在能在網路宣傳上小有所成已經可以了。
按照他的預想,一些手機廠商在看到星塵科技的宣傳後應該會有所反應,然而事實上並沒有,不光國際品牌沒有,國產品牌也沒有。
就連跟星塵科技取得長期合作的金立、酷派、天語同樣也沒表示什麼,或許在他們看來就算星塵科技進入手機市場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幾乎每週都有來自全國各地不同的新手機冒出來,他們還不至於每個都關注一遍,國際品牌就更不用說了,華夏只是其中一個市場而已。
而且諾基亞和摩托羅拉向來自負,目前也確實有自負的資本,索尼、三星等品牌的業務範圍很廣,自然也不會關注到一個海城品牌。
這對於星塵科技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局面,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圍繞“海”進行營銷宣傳就行,但光有線上還不夠,線下廣告同樣重要。
星塵直營店的選址離星塵科技總部直線距離只有4.2公里,在一個次級商業廣場上,正對面是海城溼地公園,節假日的人流量非常高。
原本這裡是個面積不小的傢俱城,但由於經營不善所以關門大吉了,於是便被星塵科技拿了下來,開始按照圖紙重新進行施工改造。
最開始陳子凡甚至想直接在星塵科技門口建一個大型星塵直營店,再建設一個能容納數千人的星塵廣場,為後續產品釋出做鋪墊…
最後還是敗給了資金不足,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一個地理位置還ok、預算範圍內的地點,從8月份開始施工,總體進度還可以。
9月底竣工,10月便能正式投入到前期使用,至於星塵售後中心,則是從星塵直營店裡分出來一個單獨的區域,專門來用處理售後問題。
在星塵直營店動工時,周圍已經有不少人注意到了他們迥然不同的裝修風格,周圍還有不少居民猜測這裡要開一個大型西餐廳、快餐店。
陳子凡要是聽到了非得回一句:“這是什麼道理?難道在你們的印象中只有西餐廳、咖啡廳、快餐店這些外來的東西裝修才會好嗎?”
而且星塵科技的裝修風格也並沒有什麼西方元素,有的只是簡潔卻又不精緻的店面,以及透過各種電子裝置縈繞出來的科技感。
在星塵直營店繼續施工時,王進力還帶著他的小團隊和華亞大廈李秋豐進行了三次接觸,隨後便確定了合作內容,敲定了具體合作方案。
led液晶螢幕是一方面,星塵科技只需要負責生產,安裝、出售由華亞全權負責,而另一方面則是關於“海”的渠道銷售以及廣告問題。
李秋豐給出的條件很豐厚,不僅要在華亞大廈上幫星塵科技打廣告,還想在華亞大廈內開星塵直營店,然而這方面星塵科技不能讓步。
王進力解釋了一下,星塵直營店是他們的品牌形象店,以體驗營銷為主,由總公司控制指揮,如果真的要合作,可以試試授權店的方式。
李秋豐也不強求,直營店、授權店都不重要,能創造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最關鍵的是,上面有人想要扶持星塵科技去做掉一些其他品牌。
具體是誰就連李秋豐也不太清楚,他剛收到訊息的時候也有點懵,派人查了一下星塵科技的相關資料,他也沒看出星塵科技的潛力在哪。
這不就是個普通供應商?
直到前段時間星塵科技放出“海”的宣傳片,一口氣申請註冊了超過100件專利,還不停收購電子垃圾時,他才意識到星塵科技有點料。
在合作方案上華亞大廈也給足了星塵科技甜頭,王進力還想套點話,可惜李秋豐總算呲著牙笑眯眯的油鹽不進,眼見問不出什麼便放棄了。
回到星塵科技後,王進力第一時間便找到了陳子凡道:“小陳董,咱們跟華亞的合作很順利,華亞開出的條件很公道,別的沒發現什麼…”
“行了,這件事先不用管,把合同給我看看,我去安排工廠準備一下…”陳子凡沒再糾結什麼,既然合同沒問題,為什麼不賺這個錢?
正好星塵科技的擴招任務也完成了,500名員工中,有400名在星塵工廠,佔了總數的80%,陳子凡還開啟意識中【星塵科技】看了下:
【員工:500人】
(臨時員工50人,正式員工300人,資深員工150人,名單如下…)
【專利技術:257個】
(……)
以目前的條件,單開一條led液晶大螢幕並不困難,半個月內便能開始生產,和原來的代工手機螢幕、鋰電池一同成為星塵科技盈利點。
接下來只需要等第一批led液晶大螢幕完成交付,在大螢幕上打廣告就行,另一邊,回到星塵科技的王進力再次帶領營銷部開始做最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