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四章 補貼

所以現在的星漢智行就很像星塵科技最開始一樣,採取了一種遠交近攻的方式,離得遠的就從主要城市開始發展,離得近的不管大小一律帶上。

唯一比較難的點就在於充電站的普及了,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需要一點時間和耐心,正好趁著這段時間,星漢智行還可以繼續擴張產品線。

別的汽車廠商在看到充電站的普及勢頭比較猛時,也終於開始有「真正」的行動了,不過這也正常,也就陳子凡這麼頭鐵,不會那麼在意利潤大小。

相比之下,一部分車企會把利潤算到非常細緻的程度,車子哪部分用塑膠、哪部分用鋁合金都明明白白,不會像星漢智行一樣那麼瘋狂的堆料。

當然,這也與他有【星塵科技】有關,有技術支撐自然能放肆一點。

況且現在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只有星漢智行一家算「正經品牌」,倒是還有一些所謂「造車新勢力」,可這些新勢力要麼產品不怎麼樣,要麼沒造出來。

比如樂視…

星漢001都量產上市了,賈老闆號稱對標邁巴赫、賓利的「豪華」新能源汽車法拉第還在籌集資金中,別說量產上市了,連概念車都只有幾個圖片。

最讓陳子凡難以理解的是,樂視居然在電子產品業務上的發展越來越疏忽了,剛開始樂視手機憑藉價效比的優勢積累的使用者現在已經快跑光了都。

新出的幾款產品也讓人提不起興趣,倒是有一款「智慧電視」賣得還不錯,尺寸大、機身薄、顏值高,可真要比銷量也比不過海信、長虹、TCL。

智慧手機的產品力也在逐漸弱於魅族、小米,明明智慧手機應該是樂視之前的主要利潤來源之一,可現在…

也許是賈老闆收投資收的太爽了,已經有點不想考慮什麼盈利問題。

目前在百元機價位段能稱得上品牌的只有魅藍和紅米,上到1000~2000價位段可選擇的就比較多了,有oppo、vivo、中興、金立、酷派的低價位系列,還有各式各樣的雜牌山寨機。

不過山寨機的銷量已經大不如前,有正經品牌選,誰還買山寨機啊?

競爭不過正經品牌,價格有卷不過有補貼的魅藍和紅米,山寨機的未來恐怕也只有死路一條,而再往上走,陳子凡記憶中熟悉的品牌就多了起來。

從2000開始,一直到5000左右的價位段,中華酷聯、米ov、金立、海信、夏新、康佳…其中有的並非純國產,但消費者認為它們是國產品牌。

還有一些新晉品牌,比如古喬、億行、飛爾仕、狂派、暢輕…這些新晉品牌也都有各自的設計特點,創始人也很擅長營銷,都積累了各自的使用者。

只是論產品力還跟星塵科技差一些,或者說不是差一些,而是差起碼兩個檔次,包括精緻感、品質感、品控質量、售後服務都沒法跟星塵科技比。

不過他們有價格優勢…

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給了這些新品牌全新的生存空間,至少營銷成本會極大的減少,這要是放在以前,恐怕一些小品牌再努力也就是地方性品牌了。

總的來說,現在的智慧手機市場還處於一個百花齊放的階段,星塵科技吞掉了國內30%~35%的市場份額,那不是還剩下一大半呢?還能衝一衝。

哪怕最後倒閉了,也依舊會有一部分人賺錢,他們在虧本之前就會及時抽手不幹,留下爛攤子給別人接手。

不過按照陳子凡的估計,最多不超過五年,智慧手機市場就會進入到最終洗牌階段,最後能留下來的且規模比較大的國產手機廠商不會超過五個。

星塵科技繼續按照自己的進度發展就行,別的品牌也影響不到他們。

至少目前陳子凡沒有看到一個可以威脅星塵科技地位的品牌,但新能源汽車不一樣,汽車領域中的老牌巨頭太強了,他們可比諾基亞要強勢多了。

現在的陳子凡就是在利用時間差,趕在那些國際品牌反應過來之前儘可能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這次海城官方的幾個公告也都是奔著新能源產品來的,修路、蓋充電站,還要開放給個人。

下一步就是新能源購車補貼,從海城開始向周邊擴散,再下一步還有專門針對燃油車的「限行」,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為新能源勢力的壯大做準備。

可能會有一些消費者覺得不公平,燃油車怎麼了?憑什麼限行?這也沒辦法,產品本身沒有問題,但這並不僅僅是簡單的產品較量,包含的因素太多了,波及普通消費者也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