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級一達標,陳子凡立馬把【星塵科技】中的【星塵圖紙】提取了出來,仔細一看,這份【星塵圖紙】依舊是以星塵科技的海城地基為基礎生成。
對比下來和之前的變化非常大,如果說上一份【星塵圖紙】只是地基,只有大約5%的完成度,那這一份圖紙的完成度起碼有15%,提升非常大。
並且還解鎖了陳子凡目前所需要的一個關鍵技術:光致變色太陽能充電,它和傳統太陽能充電的區別在於不需要太陽能板,是隱藏在玻璃內部的。
最重要的是,它的發電能力並不比傳統太陽能板差,在把玻璃內部的光致變色粒子提升到一定階段後,發電效率可以提升到傳統太陽能板的兩倍。
當然,這是基於有原來太陽光的基礎下,如果是陰雨天氣或者夜晚,它的發電效率會下降80%~99%,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技術再突破。
光致變色太陽能發電的下一階段便是利用環境中的光線變化來實現發電,不僅可以白天發電,就連伸手不見五指的也晚也可以正常發電,每當感應到光線變化時,發電量還會忽然暴增。
看得陳子凡都忍不住爆粗口了:
「媽的,原理到底是什麼?」
他自認為自己也是個「技術人員」,想當年還帶領一個研究小組一起搞氫能源電池,雖然氫能源的很多專利早就被小日子給註冊了,氫能源的弊端也非常明顯,幾乎可以肯定就是錯的方向。
但他依然研究的不亦樂乎,哪怕它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在讀研期間,他最討厭的就是做沒意義的事情,可後來完全變了。
世界上又有幾件事情是有意義的?甚至連他的生命本身也沒意義…
現在的重點也不是這些,原理搞不懂就搞不懂了,陳子凡也不在乎,星塵科技有專攻理論的團隊,把這些技術一點點下放出去,再落地就可以了。
只可惜現在的科技水平距離光致變色發電還有點遠,嚴格意義上它已經不能叫做太陽能發電了,得叫做光學發電,除了光學發電外,【星塵圖紙】的後續還有感溫發電等新型發電技術。
陳子凡不禁思考起了一個問題,這些技術發出來的真的是電嗎?又或者是一些其他能源?不過這都不重要。
他就是個造電子產品的,懂個P的技術,包括新能源汽車在他看來也是電子產品,凡是用電的都是電子產品(廣義),未來的華夏高鐵也都是用電驅動的,它們也是…嗯,這也挺合理的!
智慧手機是和連線樞紐,新能源汽車才是更大的產業,關於新能源汽車,陳子凡印象中有不少國家都在往「無限電」去發展,並做出了嘗試。Z.br>
歐洲某個以銀行聞名全世界的國家,就實驗過一種新型公路,在公路中央有個類似於「鐵軌」的東西,新能源汽車走在上方可以進行充電,不過這可不是隔空充電,它需要連線起來才行。
有點像有軌電車的意思。
只可惜這種方式註定是失敗的方式,科技的發展一定要更簡單、更便捷才可以,否則那不是發展,是倒退。
這次【星塵科技】的升級可不僅僅有【星塵圖紙】以及配套的一部分技術,還有陳子凡一直非常關心的「材料解析」,以前只能【解析山寨】特定產品,到了現在已經完全沒限制了。
只要能突破材料的限制,不管是星塵手機還是星漢汽車,產品力都會有一個質的飛躍,想到這裡,陳子凡便迫不及待地前往自己在星塵工廠後面蓋的一個材料儲存間,準備解析上一波。
半路上他看到一小路旁邊的草叢露出了一塊***的土地,上面有不知名動物刨出來的土疙瘩,他頓時心血來潮,隨手撿起
了一塊土疙瘩解析了起來。
讓他難以理解的一幕出現了:
【滴!解析難度過大!】
(備註:科技含量太高,請繼續提升【星塵科技】等級至lv.200…)
陳子凡:???
不是?有沒有搞錯!?
一塊土疙瘩有什麼科技含量?
可忽然他又有點沉默了…
他的手反覆揉捏著手裡的土疙瘩,直到它化成更細的沙土從指縫漏在了地面上,隨後他拍了拍手,繼續往自己的材料儲存間走去,那裡有他收集的各種先進材料,包括一些「進口貨」。
如果有那些先進的材料工藝,星塵科技也不需要在某些方面處處都受限制,產品也沒辦法突破,現在陳子凡只有一個問題,它們能解析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