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二十三章 星塵-搖光

這也是最簡單且最容易解決的。

在星塵科技的產品命名中已經為星塵筆記本單獨開了一個系列,命名為“搖光”,這是一個非常美的名字,恰如星塵筆記本的顏值一樣讓人記憶深刻。

“搖光”在辭典中的釋義有兩種,一是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七星,星塵科技的很多產品命名都是以星塵命名的,比如星塵辰極,或是未來的星塵曜魄。

第二種釋義則是指光芒閃動,這也是陳子凡最習慣用的命名方式,他希望每款從星塵科技出來的產品都能有自己獨特的標籤,有自己獨特的產品魅力。

哪怕它僅僅只是一個藍芽耳機。

“搖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人對北斗七星的美好向往,也是目前在星塵科技的命名體系中最適合星塵筆記本的系列名字,接下來的工作就更簡單了。

繼續由星塵營銷部操刀,圍繞星塵搖光來進行海報製作、宣傳廣告的剪輯工作等等,很多內容都已經提前準備好了,倒是也不用擔心時間不夠。

不過星塵搖光的和星塵曜魄這種非常規的特殊型號手機又有所不同,它會出後續的型號,而陳子凡又不願意以簡單的數字或者年份來區別型號。

所以未來還會加入一些新的元素。

總之等等黨永遠不會虧~

當然,目前的主流媒體和廣大消費者還在把目光放在星塵科技的神工系列CPU上,什麼“未來之光”、“英特爾最大的對手”、“實現電腦產業全國產化的第一步”等等名頭已經全給安了上來。

其中不乏有競爭對手捧殺的意思,因為星塵科技以往的種種表現跟純粹的商業公司區別太大了,以至於影響到了很多人的利益,即便同為華夏科技公司,也不是人人都樂於星塵科技好的。

國外的就更不用說了…

星塵科技的崛起速度太快,手伸得又長,最關鍵的是星塵科技手裡有大量核心技術,且有大量的使用者基礎,一不怕技術封鎖,二不怕沒有市場流通。

在全球化的今天,有心之人很容易就能瞭解到世界上各個地方正在發生的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沒看到星塵2、星塵3出來的時候海外市場有多著急?

能擋得住消費者的需求嗎?

這些科技公司也沒什麼好辦法應對星塵科技,只能從營銷上面打打擦邊球,俗話說得好,一個人辦了無數件好事,只要辦一件壞事就會被打下地獄。

放在星塵科技身上也同樣適用。

雖然不至於一下子就能讓星塵科技暴斃,但只要能影響到星塵科技的口碑,不讓星塵科技繼續擴張就已經成功了,區區捧殺、抹黑又算得了什麼?

這些東西在商業戰爭裡頂多算開胃菜而已,只可惜陳子凡最不怕的就是營銷戰,而營銷戰裡最不怕的就是捧殺,他巴不得其他公司多來吹星塵科技呢。

只要你敢吹,我就敢真做到!

到時候的口碑、熱度一發酵,星塵科技閉著眼睛都能賺錢,而且這還是在陳子凡已經讓出部分利潤的前提下。

至於一些銀行、資本運營的手段…星塵科技以及旗下子公司走的都不是“三高”路線,抗風險能力強的一批。

就算手機市場不景氣了,星塵科技還有其他專案的營收,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電子產品行業仍然是風口。

再加上神工系列的一代CPU本身也不算差,主打的就是一個能耗低,在效能方面就算比不上英特爾酷睿系列的頂級CPU,打個i3也跟鬧著玩一樣~

當然,打的是還沒釋出的酷睿i3。

英特爾那邊的第一代酷睿明年才會釋出,哪怕有星塵科技這個變數在,對英特爾的影響似乎也沒那麼大,倒是根據王進力的訊息,英特爾在搞手機。

這個也在陳子凡的意料之中,他記憶裡英特爾也沒放棄過搞移動端,論資本、論實力,英特爾搞個手機簡直太輕鬆了,但結果還就是失敗的一塌糊塗。

在陳子凡看來,等英特爾把手機造出來了,完善到星塵3、星塵3+的水平,說不定星漢智行的飛行汽車、私人火箭都造出來了,根本不足為懼。

星塵科技的優勢之一就是效率足夠高,當別的科技公司還在開股東大會的時候,他們的工程樣機都組裝好了。

時間可不等人!

既然決定要進入PC端市場,哪怕在陳子凡看來PC端市場的黃金時期會非常短暫,他也會盡可能全力以赴。

光神工系列CPU他就準備了三款,一款是目前搭載到星塵搖光上的,而另外兩款才是真正的殺招,一款放在高效能筆記本上,一款用在桌上型電腦上。

這兩款CPU都會在明年釋出。

除此之外,陳子凡還準備了一款高效能獨立GPU,也就是人們常說顯示卡,也將在明年釋出,並且配套的產品更是非常恐怖,甚至有PC大廠的實力了。

因為這件事,王進力還專門找過陳子凡說:“講真的,就咱們現在的情況,完全可以成立一個專門做PC端產品的新品牌,再營銷成高階品牌!”

陳子凡並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回覆,實際上他考慮的不是可行不可行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出手會更合適。

明年6月份是個好時機。

在ROG、外星人兩大高階品牌還名聲不顯的時候快速出手,直接衝一波,絕對是非常划算的買賣,不過前提是星塵OS的PC端版本完全沒問題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