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一下,距離星塵3、星塵3+、星塵辰極等產品的釋出已經過去了一年半,雖然星塵4系列還沒釋出,但星塵科技似乎真的做到了兩年一更。
能在這麼長的時間裡不更新自己的旗艦產品,卻依舊霸榜銷量王,可想而知星塵科技現在的渠道實力有多恐怖。
也反應出了星塵3、星塵3+的產品力是真的強到離譜,其他手機品牌真的是想超越都沒辦法,只能幹看著。
可再好的產品連續賣上一年半,還沒有出限定版割韭菜,消費者也實在有點審美疲勞,今年6月份開始,星塵3+、星塵辰極的銷量已經在下滑了。
只不過下滑的幅度並不大,偶爾還會因為一些節假日活動有所回升。
星塵3的銷量倒是一直穩中有爆,它有點類似於蘋果11、12、13這樣的機型,並不會太受更新換代的影響,反倒是更新換代降價後價效比更高了。
兩年一更的策略也並沒有讓星塵科技的熱度下降,反倒拉滿了期待感。
無數消費者都在翹首以盼,猜測陳子凡會在明年拿出什麼樣的“狠活”。
如果說星塵1→3系列是星塵科技的崛起史,智慧手機從無到有並且迅速成為完全體的輝煌歷程,那星塵4系列絕對就是星塵科技全新時代的開端。
在陳子凡處理其他工作的同時,星塵4系列的產品也一直在開發階段。
目前距離最終的量產版本也只差臨門一腳了,畢竟這還有半年左右的時間就要釋出,而且星塵系列手機的銷量動輒千萬臺,怎麼可能不早點準備好?
趙無傷還建議陳子凡可以直接規劃星塵5系列了,走一步看三步,提前規劃提前準備,至少存上一代產品,這樣的話未來遇到風險的時候才不會怕。
但陳子凡並沒有選擇這樣做,且先不說星塵5系列還有一坤年才上市,最關鍵的是,他還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去把【星塵科技】中的一些技術解鎖出來,這樣才能進一步去提升產品力。
不過趙無傷說的肯定也沒毛病。
很多東西也確實得提前準備。
陳子凡路上一邊思考著,一邊開著自己的“御用”星漢mini殺到了星塵工廠當中,現在的星塵工廠對比兩年前可以說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單論廠區面積就提升了四倍以上,產能更不用說。
半自動化的生產線非常好使,廠區內的規劃更是井井有條,隨便走到哪個區域往裡一看,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雖然星塵科技的產品更新換代速度降了下來,但生產裝置的更新換代速度快啊!平均每三個月就有一次小更新,半年左右就會淘汰一批“老舊”裝置。
淘汰的“老舊”裝置還會以各種形式拋售出去,為星塵科技繼續創造二次收益,除了海城的星塵工廠外,星塵科技還在其他城市建了兩個大型工廠。
一個在山城,另一個在鵬城。
覆蓋面積非常廣~
產能方面完全沒問題。
後續三個工廠會進行分工協作,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按照預估,三個工廠火力全開的時候一秒就能生產2.5臺手機,一天就能生產216000臺手機。
那一個月…
這才是真正的“超級工廠”。
當然,陳子凡記憶中巔峰期蘋果的代工廠產能可比這個還猛,動輒上億臺的銷量現在的星塵科技還真追不上。
很多星塵工廠的工人都有點不理解,星塵科技這麼提升產能、更新換代升級技術是為了什麼?原因也很簡單,產能越高才越能騰出手幹別的事情。
星塵科技可不僅僅賣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