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翹首以盼的星塵使用者以及想要換新機的消費者們等的就是這個,畢竟在主流市場還是燃油車的情況下,誰會投入那麼大的精力關注電車電摩呢?
按照星塵營銷部的慣用套路,最先開始的爆料自然不會一上來就把產品曝光出去,而是不停圍繞著星塵4、星塵4+等產品上用到的技術做詳細介紹。
比如新一代螢幕基材、中頻PWM調光的特點、實際效果及護眼幫助等。
再比如升級過的鈉鋰電池,在充放電2000次的情況下,電池效率依然會達到驚人的93.8%,而想要電池效率衰減到80%,需要充放電7000次以上。
也就是說——
按照一天一充的使用頻率,星塵4系列手機的電池可以隨便用五年以上。
更重要的是,星塵4系列手機用的還都是50W的快充,全系還標配了無線充電,一波宣傳下來直接打破了不少人“快充、無線充傷電池”的傳統認知。
看到星塵科技官方賬號曝光的一些網友忍不住感嘆道:
“不愧是星塵科技啊!電池做這麼耐用,也不怕影響後續的配件收益…”
“星塵科技要是真在乎你換塊電池的錢,還不如一年更新一代手機呢。”
“當年陳子凡定兩年更新一代的策略時,就沒想過要多賺這點利潤。”
“對啊,所以我只買星塵手機!”
“只有我關心星塵4全系都配了50W快充嗎?之前的30W快充已經夠快了,50W是不是能半小時充滿啊?”
“很有可能!”
“反正最慢不可能超過40分鐘,充電速度這一塊我只相信星塵手機。”
“一樣…”
去年在星塵科技沒更新產品的時候,也有不少手機廠商打出了“超級快充”的旗號,但他們用的不是“30W”,而是“31W”、“32W”、“36W”等等。
總之一定要壓星塵手機一頭!
有的廠商準備趁著6月星塵釋出會之前提前開釋出會,曝光一下自己的“52W”、“55W”,甚至是“60W”快充。
這種操作也確實讓很多消費者誤以為星塵手機“不過如此”,其他品牌的手機又便宜,充電功率還比星塵手機大。
可當消費者把手機買回家之後…
他們才發現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
系統、顏值、做工等方面就不提了,不用對比都知道肯定是星塵手機強,他們也知道買便宜買的就是價效比,然而唯一的快充優勢也是虛假的。
明明標的35W快充,實測平均充電功率卻僅僅只有21W左右,要說虛標其實也沒虛標,因為在充電過程中確實有那麼半分鐘達到了35W最大功率。
可這誰能接受的了?
不是純純虛假宣傳?
實測充電速度更是被電池容量更大的星塵3+打的體無完膚,讓不少網友忍不住都感嘆果然一分錢一分貨啊!
不過這些手機廠商透過類似的“引數勝利法”也僅僅只能籠絡到一部分引數黨罷了,市場的主流消費者在購買手機的時候壓根都不會看什麼引數配置。
好比未來買蘋果手機的主力使用者,他們真的會在乎蘋果的那些缺點嗎?
不僅不會,反而還十分包容。
蘋果14系列的靈動島就是一個簡單的例子,橢圓形前置、靈動島創意都不是蘋果先出的,但卻是蘋果帶火的。
因為蘋果使用者的包容性最強。
所以各大手機廠商也願意讓蘋果先去把某個設計給帶火,然後他們迅速跟進,劉海屏剛出的時候是這樣,橢圓形前置模組和靈動島出來時也是這樣。
現在的星塵手機幾乎完全替代了蘋果,不過在價格和產品方面做的要比同時期的蘋果手機高出至少兩個檔次。
除了缺少進口BUFF外,其他的可以說根本找不到缺點,而接下來的曝光也給眾多友商、消費者展示了一波什麼叫做“全能戰士”,從螢幕→電池續航→攝像頭規格→設計→工藝→售後政策…
其他廠商見到這一幕直接投了:
“好了,接下來不用看了,未來兩個月時間咱們可以先消停著,等星塵手機的熱度稍微降下來咱們再出手。”
“不要跟星塵手機正面競爭,針對好我們的目標使用者做宣傳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