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事,俞總兵被解職,獲益的只有倭寇。分明是有人用反間計。”
“明王在金華時,已經知道文書有問題。為什麼星夜舉報?主謀是何人,你要說清楚。”
明王站起身,抱拳一禮說:
“請問堂內高人,你是哪一位。以什麼身份來說這些事?”
堂內人直指利害所在,他冷汗直冒,這事要坐實誣告,殺頭都有可能。
嚴飛鵠示意他安靜說:
“能問你們的。自然管的這件事。你知道什麼說什麼就是了。”
明王心思轉的飛快,忽然就對官小意說:
“官小意。你現在是我江南明月堂執令堂主,是話事人。以你之見,我是該不該回答。”
他這一問作用多多:月姬辭了堂主之位,官小意接任掌權。怎麼看都是為了,給心上人謀前程出路嘛。
裡面發話之人,是極厲害、有來頭人物不用說,明顯與官小意極為相善,才會替他出頭處理事務。
如果官小意今天能幫自己擋一擋風險,就不用擔心其它不利後果。
如果官小意不友善,那麼只有與江天一等人一條戰線,死扛到底。
官小意那裡會費心猜測,明王是什麼用意?
他誠懇地說:“明堂主,我這個執令堂主,不過是月兒姐姐指給我做的。”
“我從來沒有管人管事的能耐,以後還要你們多多教我呢。至於該不該說,你自己看著辦,又或者請羅大叔指點迷津。你看可以嗎?”
眾人大為失望。他說了半天,自己是一點主見都沒有。
官小意接下來說了一句話,明王卻非常愛聽。
官小意說:“正是因為我處理不來這些大事。所以好先生才幫我處理。”
“她自然是凡事為大家好的;你要當我是朋友兄弟,你還是有什麼說什麼罷。”
姥姥家啊,你直接說這一句多好。
明王當即說:“好。就憑你真心願意與我們堂中上下,做朋友兄弟。我就服從堂上先生之命,把我知道的事都說一說。”
“昨天這場血戰。我江南明月堂數百兄弟,協同官兵與賊寇惡戰。”
“人人奮勇當先,氣壯山河。由杭州城外一路勢如破竹銳不可當,殺的敵人死傷慘重,望者披靡。”
“我們所部人馬,當先追擊至杭州灣海邊。”
“以擊殺俘獲敵人戰績而論。我自認為參戰的,各支地方義勇軍中,江南明月堂之戰功當排前列。”
“江天一堂主更是力拼敵酋,將其格殺於陣前。”
“倭寇失去統帥。指揮失靈,立時崩潰。這才有了官軍全線追擊的大好形勢。”
“當時我們隨著於將軍追擊至海邊,敵人早安排有船隊接應,退逃至海島。大家都覺得非常惋惜。”
“於將軍也曾說。如果在此處佈下伏兵,提前襲擊敵人的接應船隊。那數百賊寇,必然被我軍當場全殲於海邊。”
“明某也曾習讀過兵書武略,用兵之道算是略微知曉。與江堂主對於將軍之言深以為然。”
“作戰失誤如此明顯,我們是很不理解的。這分明有縱虎歸山之嫌。”
“況且。領著我們勇猛追擊的於將軍,所部不過是普通守戍官兵,並非善戰之師。我們一路殺敵,卻沒看到精銳之師作戰的蹤影。”
“敵人全線潰敗。我們的主力部隊卻毫無動靜,這事難道不叫人困惑。”
“後來。江堂主和於將軍找我,說有事有蹊蹺。殘寇雖然暫時困於海上,會不會又一次尋機逃脫。一場血戰,最終功虧一簣呢?”
“當時戰局,我們義勇軍已經起不了多大作用。因此我們決定昨夜回杭州報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