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章 天龍之絕,當之無愧!

一時間只震得清涼寺山門瓦片,丁丁當當地亂響,各人腳下都是一震。

蕭遠山這才由半空,輕飄飄落在了石獅上,雙腳不丁不八,腳下石獅顫抖,由急而緩,慢慢平靜下來。他雙手一負,昂然說道:“血煞魔君,不過如此!”

顧朝辭何等眼力,自然知道蕭遠山這一手看起來威風八面,實際上是取巧了。

要知道這座石獅本身極重,再加上自己掌力凌空一擲之勢,世上無人能夠硬接住。

這石獅飛天之力,其實也是出自自己,只是蕭遠山由下出腳,方位時機恰到好處,稍加撥動,就將石獅橫飛之力變了方向。

這就是武學中的四兩撥千斤,要旨精微處,就在勁力吞吐時的時刻方位,不失毫釐。

在旁人看來,竟似蕭遠山只是隨意一腳就將顧朝辭擲來的石獅子,給踢向了天空。

武學修為不到之人,自是認為這是天人神通,被驚得目瞪口呆,呆呆地站在當地,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少林諸玄與神山等人都是當世一流高手,見了這招,縱然知曉其中奧秘,可也不由面面相覷,一臉駭然。

這招之難在於剛勁迅猛,柔勁恰當,剛勁則全在指上力道,若非指力之強勁仿如臂膀之力,否則他的“四兩撥千斤”再是奧妙,也絕無可能這般支撐身體,完成這個動作。

片刻之間,清涼山上寂靜無聲,隔了半晌,才爆出轟雷價一片彩聲,良久不絕。

顧朝辭之所以擲出石獅,目的就是想要再稱量一下蕭遠山,看他內力雖然大進,但在運用上的造詣,究竟到了何等地步。

而今眼見他固然有取巧成分在內,但居然憑著單指之力,便能翻身跳躍踢石,身手既強且怪,內力中剛勁、柔勁運使之精妙,直是罕見罕聞。

如此一來,公平一戰也就不一定,能夠穩持勝手了。心驚之餘,也不免心生敬佩,大拇指一翹,讚道:“好一個一指禪!好一個神足經!蕭遠山,現在的你,才配稱的上一個絕字!”

顧朝辭自然識得蕭遠山單指觸地時所使,正是少林絕技“一指禪”神功,這內力應該就是神足經所載之神功了。

不得不說,此時的蕭遠山,乃是真正的和他同一級數的高手了,配的上所謂“天龍之絕”的名頭!

以前的所謂“天龍四絕”,在顧朝辭眼裡,實則就是一個笑話。

最有可能稱為“絕”的只有喬峰一人,奈何他免不了英年早逝的命運,未能成就巔峰。

武學高深之士,最黃金的年齡就是五十歲,屆時身體沒有衰老腐朽,體力旺盛,內力深厚度、精純度也正是登峰造極之時,正是當打之年。如今的蕭遠山就在這個邊緣。

顧朝辭當日也曾有過此慮,曾想“梵文易筋經”蕭遠山縱然翻譯過來,肯定練不成,這《神足經》就難說了,今天一見,定然一語成讖了。

少林諸玄見了蕭遠山的神通手段,更是滿身冷汗,一臉慚愧,均想:“我少林的‘一指禪神功’,沒想到卻被一個異族胡人發揮的淋漓盡致,可他究竟練了什麼內功,指力怎能如此可怕?

這顧朝辭口中所謂的神足經又是什麼?”

原來蕭遠山與阿朱那日得到梵文《易筋經》中秘密後,兩個月的經歷就讓蕭遠山脫胎換骨,仿若重生了。

蓋因這“梵文《易筋經》”本是武學中至高無上的寶典,可修習法門甚為不易,須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習武功之念。

少林寺數百年來,高人無數,都未有一人能夠練成。

只因修習此上乘武學之僧侶,必定勇猛精進,以期有成,哪一個不想盡快從修習中得到好處?要“心無所住”,當真千難萬難。

少林寺過去數百年來,修習梵文《易筋經》的高僧著實不少,但窮年累月地用功,往往一無所得,於是眾僧以為此經並無靈效。

當日為阿朱偷盜了去,寺中眾高僧雖然恚怒,卻也不當一件大事。

可那以隱形草液所書繪的瑜伽《神足經》,則為天竺古修士所書,乃天竺國古代高人所創的瑜伽秘術,因此圖中所繪,也是天竺僧人。

後來天竺高僧見到該書,圖字既隱,便以為是白紙書本,輾轉帶到中土,在其上以梵文抄錄達摩祖師所創的《易筋經》,卻無人知道這書,其實是一書兩經。

蕭遠山乃是契丹不世出的人才,盛年之時,武功就已極高,又有上乘內功根柢,曾有“契丹第一高手”之稱。

經過三十年勤修苦練少林絕技,再加上他的資質、資源,武功、內力本該俱臻登峰造極,爐火純青之境才對。

但修習武功之道,多為增強內力。同樣的拳腳、掌劍,在內力平平之人使來,不過令敵人摔倒受傷,或以之拆解對手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