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騎將軍府,正在進行一場辯論,主題是經過近一年的發展,車騎將軍劉璋的地盤已經穩固,軍隊也完成了訓練,可以執行作戰任務。很明顯,兩個州短時間內可以滿足五十萬精兵的消耗,若是時間一長,那便是窮兵黷武!益荊雖富,卻也不可能長久養活如此龐大的一隻軍隊,隨著百姓負擔的加重,益、荊二州一定會出現動盪,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對外擴張!當然,劉璋養如此龐大一支軍隊也不是為了守成,如果他是一個守成之君,只需二十萬軍隊便可保證自己的地位不動搖了,他不惜消耗大量糧草金錢,就是為了問鼎天下,現在,是時候再一次露出鋒利的爪牙了,唯一的問題是車騎將軍這一刀應該揮要何處!
等到所有人都看過最新情報後,劉璋示意大家暢所欲言。
毛玠率先道:“稟主公,依屬下之見,如今我軍兵鋒正盛,理就兵出南陽,一舉扣破汜水關,而後直趨洛陽,擊敗呂布,奉天子以令不臣!”
鄭度隨即道:“屬下贊同孝先先生之言,所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只要主公救駕於危難,克復洛陽,聲望必定如日中天,而主公為我大漢宗室,述族譜還是當今聖上之叔,屆時遵聖上之意為劉氏江山討伐不臣,乃眾望所歸!”自主劉璋踏進益州土地,他就唸叨著幾個名字:張任、王累,還有一個就是鄭度,這些人中張任寧死不降,王累自盡死節,鄭度不仕劉備、終老山林。在劉璋看來,這才是人臣典範,於是他一直在尋找這幾個人,王累、張任先生都被他遇到了,只有這個鄭度,幾經尋找,始終沒有出現,劉璋不得不順應天意,靜等他自動現身。四個月前,劉璋在一份嘉獎名單中發現了這個盼望已久的名字,喜出望外的他立即將他召到成都就任要職,這次會議甚至破格讓他出席。
滿寵道:“屬下卻有不同意見,自汜水關以西,洛陽地勢平坦,騎兵縱橫馳騁,破壞力十分恐怖,而洛陽呂布,其部以幷州鐵騎為主,其骨幹多年參於對鮮卑作戰,經驗豐富、捍不畏死,即使是新兵,也多為長於馬背之上的幷州毫傑,這些人一身與馬為伴,深諳騎兵戰法,一旦我軍踏進洛陽,沒有山川可資利用,必糟呂布精騎攻擊,傷亡慘重。何況,洛陽城高牆厚,當年董卓一把火雖毀損不小,但主要是城內房舍被毀嚴重,城防並未有太大消耗,而呂布自入主洛陽以來,有感於四面強敵環視,於是日夜派遣民夫修繕城防,經過兩年來的建設,洛陽的防禦力甚至勝過當年全盛之時,決難一蹴而就,一旦我軍受阻城下,呂布不需於我軍決戰,只要遣騎兵劫我糧道,我軍將不戰自潰。故而屬下以為,當前我軍應該翻越秦嶺,攻取關中平原,誅殺國賊董卓以全主公大義之名!”
荀攸道:“伯寧所言正合我意,眼下馬騰、韓遂滅亡在即,一旦馬騰滅亡,西北盡歸董卓所有,其無後顧之憂,大軍轉而南下,沿秦嶺佈防,我軍再想入主關中,將變得非常困難!”
鄭度道:“正因秦嶺險峻,翻越艱難,我軍才應先取洛陽,而後自東、南兩面夾擊關中,令董卓顧此失彼!”
毛玠又道:“不錯,只要我軍攻取洛陽,董卓即使擊敗馬、韓,也不得不分兵函谷關一線,一樣可以逼迫其兩線作戰!而且西北多羌人,又與草原匈奴比鄰,眾所周知,無論羌人抑或是匈奴,皆貪得無厭、噬血好戰之輩,董卓即使擊敗馬、韓,也難成大事,反因馬、韓的絕地反擊徒損兵力。而呂布,因獻帝在手,佔據大義之名,若久拖之必成心腹大患。”
第四艦隊司令蔡瑁道:“眼下袁術勢力日益強大,情報顯示他有攻取江東之心。江東劉繇、嚴白虎等人兵微將寡,難敵袁術,一旦被他搶佔先機,攻取江東,袁術便可沿江佈防、層層抗擊我軍,我軍日後攻取揚州,必將負出慘重傷亡。以末將之見,我軍應該沿下而下,攻取廬江,而後乘江東羸弱之機,攻取江東,進而向整個揚州推進,將揚州納入主公手。一旦揚州落入主公手中,我軍便可殺入中原,逐鹿天下!”蔡瑁很清楚,無論是先戰呂布,還是董卓,水軍都沒有用武之地,對於急切想要證明自己的一位降將而言,他自然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出現,於是乎他提議先取揚州。當然了,他的話也有幾分道理,不過此刻卻有些不合時宜,因而並沒有引起眾人的共鳴。即使是劉璋,也始終沒放袁術太放在心上,他了解這個野心家,不管他實力有多強大,只要他不顧人心所向冒然稱帝,那麼他便是與群雄為敵,到時滅之便易如反掌了!
戲志才、郭嘉、黃權、程昱、嚴顏、張飛等人都各自發表了意見,或支援先攻洛陽,或支援先取關中,意見相左,誰也說不服誰。
……
劉璋看了看一直沒有發言的荀彧,道:“依文若之見,我軍應先取何處?”
荀彧拜道:“稟主公,以屬下之見,我軍宜先取關中,眼下董卓和馬、韓之戰即將取勝,董卓擊敗馬、韓,以董卓久鎮西北,在羌人、匈奴之中的威望,羌人、匈奴必不敢輕易反叛,反而因董卓新勝而畏懼其兵鋒,受其裹挾,一同迎戰我軍,羌人、匈奴皆馬背民族,騎兵不只數量龐大,而且單兵戰力也在我大漢軍之上,一旦董卓得其相助,我軍再想踏入關中平原,無疑難上加難!所以屬下以為,我軍因乘馬、韓尚末覆滅,羌人、匈奴仍在觀望之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入關中,迫使董卓回援,令羌人、匈奴不敢輕易做出決斷。若我軍先戰呂布,必錯失此良機。即使我軍攻取洛陽,以崤函之險,董卓只需少量兵馬既可擋住東路大軍,令其分兵的作用將被弱化。還有一點,現在我軍的實力冠絕諸侯,天下群雄無不忌憚萬分,如果我軍攻取洛陽,試問,諸侯會有什麼反應?”
戲志才道:“先是畏懼,而後必然暫止紛爭,聯合削弱我軍!否則,主公扶持獻帝,又有宗室身份,號召天下,必群起響應,再加上我軍強大的軍力,何人能掩我軍兵鋒?”
郭嘉也道:“不錯,各位且想想洛陽地理位置,洛陽四戰之地,西有董卓、北有袁紹、東有曹操,一旦我軍攻入洛陽,這些人豈肯答應?一旦他們合兵來攻,我軍能夠守住洛陽嗎?”
荀彧道:“我以為,現在洛陽就是一個冒著熱氣的蒸籠,一旦我軍踏入,必將蒸成熟肉,故而,我主張先取董卓。西北之地苦寒異常,關中在董卓的肆虐下也是十室就空,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就算被我軍取得,也難以獲取給養,反而因為救濟百姓而徒耗錢糧,不容易引起諸侯的警惕。就算諸侯有所不滿,有呂布擋在洛陽,他們也難以威脅到西北新得之地,只因呂布斷然不會同意其他諸侯大軍過境,否則豈非是引狼入室?”
劉璋看了看眾人,思索片刻後道:“我命令:第二野戰軍團、第三野戰軍團加強戒備,隨時反擊敵人的攻擊。第一野戰軍團立即開始備戰,同時派入斥侯深入關中探查情報。第四野戰軍團之步兵第七、第十二、第十五師,虎衛師,騎兵第三師,騎兵獨立第一旅,軍團直屬師,整頓行裝,七日後開往漢中。”
眾人齊聲道:“遵命!”
劉璋又道:“文若,即刻徵五萬民夫隨軍行動。”
荀彧道:“是!”
“常言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不知這些年漢中屯積的糧草可供大軍用度?”
“主公請放心,這幾年每年都有糧食被運往漢中,而且遵主公之意,漢中三年前便開始了屯田,成效極嘉,而漢中賦稅也一顆未動,全部鎖入府存之中,據漢中太守張既(魏延專注軍事,不再任太守一職,而漢中地位重要,乃攻打關中的重要基地,太守之職更是重中之重,劉璋慎重考慮後將張既這位大人物放到太守一職上)所報,眼下漢中各府存中共存糧一百四十萬石,足夠三十萬大軍食用一年了!”
“好,奉孝、志才、公達、伯寧、孝先隨我出征,為我出謀劃策!”
郭嘉等人齊聲拜道:“屬下遵命!”
“文若,仲德、長文,我走後益州就交給你們了!”
荀彧、程昱、陳群拜道:“主公放心,屬下等必不負主公所託!”
劉璋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縱觀天下,他再也找不到一個德、才能與荀彧比肩之人了,有荀彧坐鎮成都,還有什麼不放心,道:“就這樣吧,大家各自回去準備!”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