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朱標開心大笑起來。
“那也沒辦法,誰讓他是太子呢,這個鍋只能你來背。”
說笑了一會兒,朱雄英突然開口說道:
“等到特區計劃施行的時候,我去那邊盯著如何?”
陳景恪並不意外他的決定,事實上此事兩人早就商量過。
朱雄英從來都不是那種消停本分之人。
只是他很懂得分寸,平時表現比較低調。
現在這麼好的鍛鍊機會,他自然不願意放過。
朱元璋並沒有直接說決定,而是問道:
“哦,給咱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朱雄英解釋道:“特區需要一個有足夠身份地位,又懂新政的人去坐鎮。”
“在沒有比我更合適的了。”
朱元璋不禁頷首,朝廷符合這個標準的,基本都有重任在身很難走的開。
朱雄英還真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其次,特區是大明的未來,我去那裡能更直觀的瞭解新政,為將來做準備。”
這個理由更加的充分。
未來的皇帝,自然是懂新政更好啊。
朱元璋已經被說服,不過他沒有做決定,而是說道:
“此事和你爹商量吧,他說了算。”
朱標也沒有謙虛,頷首說道:“你說的也不無道理,去那邊看著也好。”
“不過,景恪可不能跟你一起去。”
一來陳景恪有更重要的任務,二來也是鍛鍊朱雄英獨立自主的能力。
朱雄英早就有這方面的準備,說道:
“我知道,這次去我也沒準備帶他。”
說到這裡,他話鋒一轉道:“我能帶妙錦去嗎?”
聞言,老朱啥話都沒說,起身揹著雙手離開了。
朱標沒好氣的道:“有膽子你和你皇祖母說去,看她揍不揍你吧。”
朱雄英縮了縮脖子,說道:“那還是算了。”
陳景恪看著他耍乖賣萌的樣子,很是無語。
這小子,天天淨想好事呢。
別說兩人還沒成婚,就算成婚了,也沒有帶著太子妃去外地歷練的規矩。
之後,兩人就跟隨朱標去了乾清宮,一起幫著處理一些公務。
等到快下班的時候,突然有內侍過來傳遞訊息:
朝鮮王送來了請安奏疏,一同送來的還有編撰完成的《遼東書》。
陳景恪心頭一震,隨即臉上露出了喜色:
方孝孺回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