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政府機構確實很多,但大多都沒辦法照搬。
只能先提出一個大致的框架,然後在實施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這本來也是設立特區的目的。
接著眾人就商討了市管局的具體職務範圍,以及某些事情具體如何展開。
比如不同行業的註冊流程。
開小賣部和開商行肯定不一樣,開木工作坊和開礦也不一樣。
放在前世,你一箇中樞機構去做這些芝麻綠豆大的事情,屬實有點不務正業了。
然而在大明,這一切都是開創性的,之前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參考。
還真就得他們這些決策者去思考拿主意。
如果他們不去思考,而是交給市場自行運作,然後再根據運作情況總結經驗。
效率會非常的慢,且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他們拿出一個大致的框架,不管是否有瑕疵,總比沒有任何規矩要好的多。
有什麼問題,再根據實際操作來完善即可。
等第一套流程被制定出來,下面的人知道是怎麼回事兒。
就不需要他們這些決策者,來思考這些細節問題了。
這節課一直上了一個時辰才結束。
不是事情全部解決了,也不是不想繼續往下講,而是沒辦法繼續往下講了。
大家都很忙的,每天能抽出一個時辰上課,已經很不容易了。
時間再長會影響到中樞運轉。
即便已經嚴格控制講課時間,每天依然會堆積很多工作。
七位內閣大臣,要加點班才能全部處理完。
等其他人都離開,大堂內就只剩下陳景恪、朱元璋祖孫三人。
老朱才開口說道:“難怪以前你經常說,大明朝廷就是一個草臺班子。”
“當時咱還不服氣,現在看來確實如此。”
朱雄英插話道:“皇爺爺您說錯了,景恪說的是歷朝歷代都是草臺班子。”
朱元璋笑道:“不用安慰咱,你爺爺咱還沒那麼脆弱,這是有感而發罷了。”
陳景恪檢討道:“其實我這話說的並不對,是對古人的不尊重。”
“人類的文明並非一蹴而就,本就是從無到有的過程。”
“從簡單到複雜,從簡陋到完善。”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在一點點加深。”
“對國家、對人民、對權力,對責任和義務等等這一切的瞭解,都是逐漸加深的。”
“沒有前人的積累,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今天我們站在古人的肩膀上,趾高氣昂的說他們看的不夠遠,是傲慢的。”
“未來的後人,也會用同樣的態度來點評我們。”
“輕視古人,就是在輕視我們自己。”
朱元璋笑道:“行了行了,別給咱講那麼多大道理了。”
“你說的這些咱都懂,剛才不過是想從側面誇你兩句,伱還給當真了。”
陳景恪笑道:“那也不能只怪我一個人,是太子先當真的,我是被他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