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回:伯壎仲篪姐妹齊心

為了幾個女孩兒的前程,不,應該說是為了每個女孩兒能帶來的一大筆銀子的進賬,胡氏特地為新來的先生收拾出了自己住的院子。

她當年不過是個雜役宮女,哪兒認得什麼有品階的嬤嬤,說寄出些書信,到底也都石沉大海。

倒是甄志文這些年為吳王府辦事,與王府上的一位奶媽的侄兒有些交情。

那名奶媽姓沈,父族是一名當朝大儒的龐支,而沈嬤嬤本人則是王爺幼時的奶媽,年紀大了才告老回鄉。

甄志文字指望沈嬤嬤介紹一個手頭不寬裕的宮女,誰想到,這位有些來路的奶媽竟然親自來了。

沈嬤嬤在宮裡和王府呆了多少年,從未有過一絲錯處,皆因她不僅訊息靈通,為人也仔細,來的時候就有些奇怪:“我聽說你家一共四個女孩兒,怎的今日點卯,只來了三個?剩下的那個可是病了?”

甄志文不知她從哪兒聽來自家有四個姑娘的事兒,以為是母親在書信中寫了,趕忙遮掩道:“母親年紀大了有些糊塗,四房那個女孩兒是個啞巴,就不耽誤嬤嬤功夫了。”

雖然走的是他的門路,但書信邀約,還是得同輩分的老人出手。

“無妨,聖人說有教無類,既然到了讀書明理的年紀,學學規矩,自然是好的。於老身而言,多個學生,不過是也就多添一方硯,一支筆的事兒,耽誤不了什麼。”沈嬤嬤笑得和氣。

甄志文只得陪著笑:“都是給宗人府上辦差的,不瞞您說,小侄也是早些日子得了風聲,這才巴巴的把您請了來,我家的情況您也知道,就指著個女官兒來光耀門楣了,府選期將近,偏那個小的天生殘缺,不能侍奉貴人…”

雖然一時腦熱,想著給女孩兒們掙個出路。

可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甄志文到底沒能把對小侄女的那份憐憫堅持到底。

甄英不能見外客,不單單因為她是個啞巴。

她手上的凍瘡,身上的傷痕,都是不能見人的。

沈嬤嬤雖然不知道他什麼心思,卻也知道想見著人,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可她沈清霜是什麼人?對付得了后妃,伺候得了王爺,怎麼可能被一個小小的商人難倒?

沈嬤嬤來的第一天,甄英的日子肉眼可見的就好過了起來。

沈嬤嬤不僅是王爺的奶媽,她學問廣博,本身也有見地。子侄當中不少在朝為官,又在後宮之中辦事多年,有一肚子的好故事。

甄英的姐妹們見慣了胡氏頤指氣使的樣子,拜師前惴惴不安,以為這位有能耐的嬤嬤脾氣大不好惹。

卻沒想到是個和藹極了的老婦人。

沈嬤嬤說是嬤嬤,年紀也不怎麼大,一張臉保養得很好,若不是總穿深棕、深綠這等顏色,怎麼看都是個中年美婦人。

她聲調柔和,從來都是輕聲細語的講話,便是姐妹幾個學不會,或是犯了錯,也從未像胡氏那樣疾言厲色。

沈氏會讓幾個小姐妹認真看,用心聽,讓幾個女孩子自己說說對錯,講完了再一一品評。

故而,相認不到半個月,幾個姐妹們都嘰嘰喳喳的圍在甄英旁邊,一邊幫她做事,一邊把她落下的功課講出來。

甄英是啞巴,胡氏覺得不該讓她耽誤沈嬤嬤的功夫,卻攔不住姊妹幾個關係好了,都掙著搶著幫甄英盡孝。

幾個姐妹平日裡怕極了胡氏,很少到她的院子裡,可沈嬤嬤教的極好,身份又比胡氏高出太多,她們漸漸就沒了對胡氏的畏懼之心。

小姑娘,總是有點小小的虛榮心,甄家幾個姐妹也不免俗,總想向人炫耀自己有這麼一位能耐的老師。

為您推薦